《电荷、库仑定律》教学设计高二年级学科:物理主备人:柴新艳备课组长:郑仕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正负电荷及其规定,定性的了解两种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掌握起电的三种方式及其实质,学会用库仑定律详细计算。2、能力目标: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理解电荷的物理模型。3、情感目标: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模型的研究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点电荷。教学重点: 1、电荷的产生和一些基本概念;2、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应用;教学难点:电荷守恒定律的计算库仑定律的相关计算教学过程:电现象的历史回顾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发现了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16世纪,英国御医吉尔伯特提出了电荷的概念。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电荷守恒定律问题一、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问题二、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如何使物体带电?问题三、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两种电荷之间的关系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几个基本概念读课本p4页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一、电荷的多少如何表示?它的单位是什么?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简称电量。单位:库仑C比较电荷带电的多少,要比较的是其电荷量的绝对值电荷量的正负不表示电荷量的大小,只代表电荷的性质问题二、什么是元电荷?一个电子就是一个元电荷吗?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元电荷所有带电体所带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问题三、元电荷的数值是多少?它的数值最早是由哪位物理学家测定的?元电荷的值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问题四、什么是比荷?电子的比荷是多少?带电体的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叫做比荷例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10-19C的电量叫元电荷. ,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10-19CB.-×10-.-×10-×10-17C4、起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挂在绝缘细线下的两轻质导体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靠近或远离,如图所示,则:(BC) 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 甲图中至少有一个带电;C 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D 乙图中两球可能只有一个带电。练习3、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负电荷同时发生转移接触起电起电原因不带电的物体与带电体接触,能使不带电的物体带上电,这种方式称为接触起电。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例3、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①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的电荷量之比为:__________.②若A、B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带电荷量之比为:、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分开,两球相互排斥,则两球原来带电情况可能是(),、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10-5C的正电荷,小球B、,再让小球B与球A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与小球C接触后分开,最终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是多少?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起电机理—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起电实质电荷的重新分配,:使导体
电荷及库仑定律地教学设计课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