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6 自理科学 IJs 代助]., 曰闹肠t阴汁, (5少:1O2仑、呢 8
·研究报告与论文。
刺激呈现时间对责任推论影响的实验研究
乐国安1 李安‘2
(l 南开大学杜会心理学系天津,30o071) 挤杭州帅范大学法学系,杭州,3 1o036)
摘要在社会认知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都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会在被试的心理上引起复杂的反应。实验通过对刺
激时间的控制来了解个体在知觉阶段与记忆阶段所进行的责任推论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工读生在刺激快速呈现时的责
任判断与刺激缓慢呈现时的责任推论存在显著差异
关健词: 蛊任归因资任判断刺激控制
责任推论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在的社会刺激进行操作川。按照前一种观点,责任
作出有关行动者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及其责任大小的推论可能发生在知觉阶段,即对社会刺激的知觉能
内部推论过程。Fi 盗e 和 T ay lo r曾经指出(1991),人引起即时的构思;按照后一种观点责任推论发生在
是因果关系的主体,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他人的知觉之后,即知觉仅仅是对事件的编码,真正完成社
行为的原因作出推论川。责任归因经常与控制归因会判断要依赖于记忆,需要对长时记忆的信息进行
联系在一起,人们认为一个人对于他所控制的事件提取。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存在,那么在不同阶段的
及其能控制的事件负有责任,而且对于一个事件所责任推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是否有所差异呢? 与此
知觉的控制程度越强,那么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相关的具体实证研究甚少。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
w ei ne r在他的《责任的推断: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行实验研究。
(1995)一书中提出了两个责任推断序列,一是:内在
1 实验目的与构思
的和个人可以控制的—责任;二是:内在的但不是
个人可以控制的—无责任[z] 。不同的责任推断会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知觉阶段的责任判断与记忆
激活相应的不同的情绪反应,如:生气伴随着他人对表征阶段的责任归因是否存在差异。实验对刺激呈
某种消极状态负有责任的知觉而产生,而同情产生现的时间进行了严格控制,用刺激的快速呈现来保
于他人对其不幸的情形没有责任。证责任判断发生在知觉阶段,并用能否复述和陈述
事件知觉之后,责任过程的第一步涉及决定原理由予以检验;用刺激的缓慢呈现来保证责任归因
因主要在于个人还是情景,只有原因属于个人时才发生在记忆阶段,并用能否复述予以检验。考察被
可能认为个人负有责任。W 衍ne r 认为责任判断分为试在刺激呈现时问短暂的情况下与刺激呈现时间充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判断原因是定位于这个人还是盈的情况下对责任推论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
J清境(非个人原因)。如果是情境的原因,那么责任
2 被试
判断过程停止;如果是个人的原因,那么过程继续。
进人第二阶段,既然是个人原因,就要决定原因是否杭州市工读学校高二学生 15 人,初三学生巧
可以控制。如果原因不可以控制,那么,过程再次停人,均为男生(由于工读学校的女生较少,且女生的
止;如果原因可以控制,那么,就要决定责任是否具攻击行为少于男生,故选择男生为被试)。高二学生
有缓和因素。再进人第三阶段,如果那里具有缓和平均年龄为 19 .3
刺激呈现时间对责任推论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