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1课时)【教学目标】1、从学生装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理解平均气温的含义。3、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4、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明某地气温日变化、月变化与年变化的规律。【教学重点和难点】气温曲线图的绘制和判读方法。【教学过程】自学新知1、气温是用______测量的,单位符号记作“_____”,读作“_____”。2、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_______;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_______。3、一天中,陆地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4、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______月最高,______月最低;海洋上_____月最高,_____月最低,南半球相反。共建新知新课引入: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天气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相互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或几位代表站起来发言。(教师可在下面边巡视,边引导学生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几方面来思考)一、气温与生活看图计算:请读出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从这个图表中,你能观察出气温与时间的关系吗?你会用数学方法来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吗?二、气温的变化提出问题:(或者把这两幅图投影到大屏幕上),你们能从这两幅图上看出一些什么信息,然后又能间接地得出一些什么信息呢?(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比较,老师也可适当地引导、提示)学生小结: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而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与北半球的情况相反。)1、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2、气温的日较差与年较差气温日较差=一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年较差=一年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绘制气温曲线图:教师先示范,讲解步骤和要点,然后指导学生绘制。新知运用一、单项选择题:1、“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C、某地的气温年较大D、某地的气温年际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