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鼠颈7脊神经压迫后早期痛阈改变与神经损伤程度的联系.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鼠颈7脊神经压迫后早期痛阈改变与神经损伤程度的联系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410008黄长盛郭曲练王锷[摘要]目的观察大鼠颈7脊神经压迫后早期痛阈改变与神经损伤程度的联系。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n=8):正常组,假手术组,60g压迫组和180g压迫组。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假手术组模型制作过程和其它两个模型组相同,但不做神经压迫,60g压迫组和180g压迫组分别用60g或180g微血管夹压迫大鼠右侧C7脊神经15min,制作神经急性压迫损伤模型。于术前2d和术后1、3、5、7d测右侧前足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术后7d处死大鼠取右侧C7脊神经,HE染色病理分级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各组痛阈改变以及神经损伤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术后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无明显变化(P>);与术前以及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60g压迫组术后1d-7d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P<),180g压迫组术后1d痛阈无明显变化(P>),术后3d-7d明显升高(P<)。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病理变化,而60g压迫组和180g压迫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损伤病理分级180g压迫组高于60g压迫组(P<)。结论60g或180g微血管夹压迫大鼠C7脊神经后大鼠痛阈降低或升高,其机制可能与不同的压力导致不同的神经损伤程度有关。[关键词]急性神经压迫;痛阈;病理分级在导致神经损伤的各种病因中,除了慢性压迫外,外伤、骨折以及手术操作等引起的急性压迫损伤也很常见。急性神经压迫损伤起病急,进展快并常导致不可逆的临床后果,及早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通过一种大鼠颈7(C7)脊神经压迫模型,为神经急性压迫损伤后早期疼痛行为学变化和神经损伤程度之间寻找联系材料和方法主要设备60g和180g微血管夹(德国),手术放大镜(天津光学仪器厂),电子机械性痛敏仪(IITC,美国),热辐射仪(UGOBASILE,意大利),显微镜(Leica,德国),扫描电镜(Hitachi,日本)。实验动物及分组32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8),假手术组(n=8),60g压迫组(n=8)和180g压迫组(n=8)。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假手术组模型制作过程和其它两个模型组相同,但不做神经压迫,60g压迫组和180g压迫组分别用60g或180g微血管夹压迫右侧C7脊神经15min,制作神经压迫损伤模型。C7脊神经压迫模型制作大鼠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350mg/kg),常规备皮、消毒、铺巾,以T2棘突为标记,以C7为中心,沿棘突纵行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用骨科剥离子钝性分离棘突右侧的肌肉,暴露棘突及右侧椎板,在手术放大镜下,用显微手术剪行右侧C6、C7椎板,C6/C7椎间关节和部分横突板切除术,打开C6/C7椎间孔,用60g或180g微血管夹在背根神经节外椎间孔处压迫脊神经15min。取出血管夹后缝合伤口,肌注青霉素钠4万单位/只,2次/天,连续4天。痛阈测定分别在术前2d和手术后1,3,5和7d对所有大鼠的右侧前足进行机械性痛阈[1]和热痛阈[2]检测。术前测量值作为基础阈值。机械性痛阈检测:将大鼠放在底部为金属网的玻璃箱内,用测量探针直接刺激大鼠足底,记录大鼠足收缩时的最大压力阈值,两侧前足底均进行实验,每次间隔3分钟,共测三次,取平均值。热痛阈检测:将大鼠放在玻璃板上,热辐射刺激前足底,红外线感受器自动记录大鼠前足收缩时的潜伏期,两侧前足底均进行实验,每侧3次,每次间隔5分钟,取平均值。HE染色标本制作及结果分析术后7d,在痛阈测定完毕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各分别随机选取4只大鼠,60g压迫组和180g压迫组各分别随机选取6只大鼠,按常规方法灌注固定后,以压迫区为中心,取约5mm长的神经段进行观察。标本石蜡包埋后,连续冠状切片,按常规HE染色方法染色。在显微镜下,参照Gentili分级[3]标准,对切片病理分级,具体标准如下:正常(0级,-)神经结构正常,髓鞘完整,轴索无变性。轻度损伤(1级,+)雪旺细胞反应性增生,髓鞘点状脱失,神经内膜水肿,轴索无变性。中度损伤(2级,++)雪旺细胞增殖活跃,髓鞘节段性脱失。重度损伤(3级,+++)雪旺细胞胞核堆积,髓鞘大部分脱失,轴索变性、断裂。极重度损伤(4级,++++)髓鞘完全脱失,轴索变性,崩解,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排列紊乱。扫描电镜标本制作及结果分析术后7d,在痛阈测定完毕后,各组分别随机选取2只大鼠,取压迫区域的脊神经,固定包埋后,切片分析该段脊神经的轴索、髓鞘等的超微结构变化。,计量资料以以

大鼠颈7脊神经压迫后早期痛阈改变与神经损伤程度的联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ena45
  • 文件大小1.37 MB
  • 时间2019-09-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