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扶贫办【2011】第34号平顺县2011年度科技扶贫培训项目计划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更加具体地服务于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顺利完成省办下达的2011年考核任务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农户掌握先进的现代农业实用技术,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贫困户收入,特制定以下科技扶贫培训项目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片区开发、移民搬迁”等扶贫开发重点工作,把农业实用技术科技培训作为实现脱贫致富重要举措之一来抓,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加贫困人口收入,逐步实现脱贫致富。二、培训目标在总结和完善近年来培训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2011度科技扶贫项目培训。培训目标为:我县拟培训1300人,计划分7个班次培训,每班次约为150-200人。首期从6份开始,每期培训预计为期一周。通过培训使受训农民每人掌握1-2项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带动全县务农劳动者转变观念、提高科学务农意识,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三、培训项目根据县委、县政府实施农业产业现代化的战略,结合贫困农户的需求及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片区开发等内容,开展以花椒芽菜、矮化核桃、旱地蔬菜种植、中药材、家畜养殖、计算机基础知识入门、二氧化碳保护焊等项目的培训。四、培训方式根据我县主要产业布局,主要分为四片培训(西部台地、百里河滩、东北部山区、中部地区),根据各区产业不同制定具体培训内容。培训主要采用理论培训+实地指导的方式(详见附表)。五、培训资金的使用科技扶贫培训经费仅限于培训学员食宿费、教学费(聘请教师费用、课本费、资料费等)、交通运输费等支付,不得用于其它支出,确保科技扶贫的质量和效益。六、主要行动和措施(一)以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为重点开展大规模、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推广农村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开展系统化、规范化的农民科技培训。加大对农业生产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帮助广大农民树立科学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农民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能力。(二)做好信息交流与宣传加强特色产业培训动态信息的采集和信息交流,收集整理各种技术交流资料和信息简报;利用政策宣传、市场引导、利益驱动等手段,向广大农民、龙头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宣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知识,增强他们学科技、用科技和传播科技的自觉性;抓住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先进经验、优秀典型和实施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加强培训期间的管理科技培训期间,我县采取实践与培训相结合,提升培训效果,同时加强培训管理,一是加强培训日常管理,严明纪律,合理安排课程,务求实效。二是加强资金管理,用好科技培训经费,发挥资金最大作用,使贫困地区劳动力科技水平和科技素质明显提高。二0一一年五月十八日主题词:科技培训计划抄报:省扶贫办抄送:市扶贫办、县委县政府、孙县长平顺县扶贫开发办公室2011年5月18日存共印10份附件:2011年市县科技扶贫培训计划报表(一)单位名称平顺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申报日期2011年5月负责人赵彦伟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平顺县政府红楼扶贫办邮政编码培训需求贫困农户深感自己掌握的生产实用技术相对简单、传统,对很多新的技术及新的农副产品种缺乏了解,非常想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尤其是想掌握当地有发展前景的农产品的生产实用技术(如:如何才能保证核桃苗的成活率;如何才能提高花椒芽菜的产量;如何才能预防旱地蔬菜作物之间的病变传染;如何才能提高猪的出栏率、怎样防止疫病传染、如果发生后该如何补救等等),同时对转移到非农技术生产上的需求也比较迫切,培训的潜力需求很大。培训目标任务我县拟培训1300人,计划分7个班次培训,每班次约为150-200人。首期从6份开始,每期培训预计为期一周。通过培训使受训农民每人掌握1-2项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带动全县务农劳动者转变观念、提高科学务农意识,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培训组织方式我办组织培训的方式主要采用:1、行文通知各涉及乡镇政府;2、由各乡镇转达发布培训公告;3、组织农户集中培训及实地指导;4、结束后公布专家联系方式,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培训实施模式我办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理论+实践的方式进行,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实用技术培训计划
平顺县科技项目培训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