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依据(一)设计文件及相关文件;(二)施工图及说明;(三)我公司质量体系标准文件;(四)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序号规范编号规范名称1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2GB50202-2002《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5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6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7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8JGJ/T178-20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9JGJ/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五)施工现场资料及施工工况;(六)施工组织设计。二、,水池轴线长48米,轴线宽度16米,,首层层高在B、,在A、。水池四周为钢筋混凝土池壁,墙体厚度分为300mm和400mm两种。底板垫层为C15素砼垫层,水池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S8,抗冻等级F150。水池底板,总混凝土量约1046m³,自后浇带划分,后浇带与9轴线区域,混凝土方量约571m³,后浇带与1/2轴线区域,混凝土方量约475m³。塔下水池底板面标高为--,局部底标高-。池内及池壁设计800mm×800mm柱共6根、600mm×800mm柱共15根,柱子总计21根。,标准要求高,尤其是底板、池壁的防渗、抗冻砼施工,要求施工工艺高。本工程施工正处于冬季,施工地点属于寒冷地区,为保证混凝土的设计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冬季施工措施。结构混凝土采用C30抗渗防冻混凝土,要综合考虑冬季施工的不利因素,采取可靠的施工、保温、养护措施。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量大,因此必须做好严密的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施工重点及难点:水池大方量混凝土浇筑施工、斜坡模板支设、后浇带的处理。三、施工部署(一)施工段划分水池底板计划分为二次完成混凝土施工。具体先后顺序及部位是:水平后浇带~1/2轴线底板区域——水平后浇带~9轴线底板区域(底板顶面向上550mm高度设置水平施工缝)。第一施工段:水平后浇带~1/2轴线底板区域,混凝土方量475m³,按照35m³/,采用2台泵车,则合计每小时浇筑混凝土70m³,共需要7小时,考虑在底板以上墙体和柱子浇筑高度为550mm为吊模、混凝土供应,移泵等不利因数,浇筑速度较慢,则综合考虑完成上述混凝土浇筑时间为:。计划从早上8:00开始浇筑,计划到16:30分完成混凝土浇筑。第二施工段:水平后浇带~9轴线底板区域,混凝土方量571m³,按照35m³/,采用2台泵车,则合计每小时浇筑混凝土70m³,共需要8小时,考虑在底板以上墙体和柱子浇筑高度为550mm以及混凝土供应,移泵等不利因数,浇筑速度较慢,则综合考虑完成上述混凝土浇筑时间为:。计划从早上8:00开始浇筑,计划到17:30分完成混凝土浇筑。(二)施工机械布置要求:第一施工段浇筑时,在位于目前钢筋场地与木工场地,靠近提升水池旁边,架设1台天泵,。在后浇带的西侧原有公路上架设第2台天泵,并将已有建筑房屋旁的废弃汽车移开,。保证卸料车辆、运输通道及两泵车的工作空间。在西侧公路上的两台泵之间现有的土方移开,搭设2-3个直卸溜槽,部分混凝土运输车辆直接从卸料槽卸料。第二施工段浇筑时,在位于1/2轴线的西面,架设1台天泵,。在后浇带的西侧原有公路上架设第2台天泵,。保证卸料车辆、运输通道的工作空间。卸料槽的搭设根据现场实际,同上搭设2-3个卸料槽。(三)泵站生产能力及混凝土运输车配置商砼公司利用生产能力为每小时生产180m³的全数字化控制搅拌站1台进行搅拌,则生产最大方量571m³,生产能力远满足该工程的最大需求量。工程施工计划安排臂架泵2台,综合核算平均每小时两台泵可泵送混凝土为70m³,完成571m³。根据搅拌车的平均车速,平均运输方量和在工地上累计卸料时间,以及从搅拌站到工地间的往返距离即可算出所需搅拌车的总量。混凝土运输车数量=≈14车实际配车14台,即每台臂架泵具有7台运输车供料。四、主要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及测量定位1、施工工艺:水池底板下部钢筋绑扎→水池底板上部钢筋绑扎→后浇带模板安装→柱子及剪力墙插筋→水平方向止水钢板安装
循环水水池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