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千图网】中国剪纸艺术凿花.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千图网】/c6j编辑中国剪纸艺术凿花以剪纸对象和凿刻工艺突出湘西凿花在中国剪纸艺术上的特色,详细介绍了泸溪县踏虎乡已故民间艺术大师--黄靠天的凿花制作工艺,从图像学的角度对其部分代表作品进行了解读,并从工艺形式、创作手法和画面内容三方面指出了黄靠天凿花作品的艺术特色,以期为保护好湘西踏虎凿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支持。1、湘西踏虎凿花背景至今仍流传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用于各种服饰及装饰品的剪纸叫凿花,即凿纸花样,”湘西人照习惯叫它做’扎花’或’锉纸’”[1](),又称”锉花”。凿花在苗语中还被称为”压本”,”压”指加工的方式,相当于”凿”。”本”就是”花”、”花样”的意思。[2]这种剪纸不是用剪刀铰出来的,却是用刻刀凿制完成的,并且有的还留出刺绣针法等提示。而剪刀只是作为辅助工具,一般是在作品完成之后,仅供修边时使用。清代,刺绣也曾被江浙一带称作凿花。如明末清初文学家余怀(1616,1696)在《妇人鞋袜辨》中载:”吴下妇人……有凿花玲珑,囊以香麝……印香在地者。”这说明旧时”凿花”就与绣花有紧密的联系。,从广义上讲,剪纸实际上就是指在纸上剪刻、镂空出所要表现的二维艺术形象。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剪纸主要是指用红纸或其他暖色彩纸做成在世俗生活和喜庆节日中表达美好情感、营造热闹氛围的装饰品。而实际上,若以制作工具和对象来分,又有剪纸和刻纸两种类别。其中剪纸以剪为主,以刻为辅,主要用于喜庆节日的窗花或其他装饰花样,如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的刻纸则以刻为主,以剪为辅,主要用于服饰的花样和喜笺等。如南方的浙江乐民间剪纸;清细纹刻纸,江苏宜兴、南通刻纸和文中的湘西踏虎凿花等等。在南方,这种以刻刀在薄片材料上凿花的工艺手法并不罕见,如佛山的铜凿金花工艺,就是先将铜片打制成薄如纸片的铜箔,再在铜箔上用刻、凿等技法加工成镂空的凿花。[3](),他们十分重视服饰穿着。历史上是先有绣花,后有凿花,凿花为绣花提供绣模,绣花又促成凿花花样不断创新。苗家妇女一般是先将构思好的花样剪铰出来,贴在要绣的布面上,再依样穿针刺绣。遇到他人好看的花样,就用纸将它拓剪下来相互交换。这部分拓剪工作渐渐成为一个工种,从绣花流程中分离出来,就这样一些专门凿剪绣花底样的剪纸艺人出现了。与单纯使用剪刀铰花相比,剪纸花匠为追求效益,利用刻刀可小批量加工复制的凿花工艺就自然应运而生了。湘西凿花多用于绣花底样和庆典、祭祀活动中的装饰品,而且后者颜色上有讲究,喜事用红纸、丧事用白、黄、蓝纸。凿花图案纹样题材广泛,有花草、鸟兽、虫鱼、傩面等多种。苗族的各种服饰绣花,一般都有着特定的外部形状。其形状既有长条形的,也有圆形或多边形的,还有任意形的。这主要是依据其在苗服中所在的绣花部位决定的,如衣裤的衣边、袖口及围腰;鞋垫和袜子;头巾、枕巾和门帘;幼儿的口水褡和兜兜帽;生活什物如荷包和褡裢等部位。凿纸花样不仅是苗族妇女美化生活的一种生产及装饰形式,更是能折射出苗族文化的形象化符号载体。由于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民族文化的信息,除了口头外就是类似凿花等图像化语言了,可以说是凿花这种原生态艺术很好地将苗族传统吉祥图形代代传承了下来。因此,凿花这种”剪在纸上、绣在衣上、穿在身

【千图网】中国剪纸艺术凿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