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散装液化气船舶,按装载的货物的液化方式,可分为全压式船舶,全冷式船舶,半压/半冷式船舶。各类船舶所承受的压力和温度不同,所以船舶的结构和设备也不相同。由于散装液化气具有高压、低温、易燃易爆和部分货物有毒的特点,为此,在人员培训、维护保养、货物管理、装卸货作业、清舱除气、防火防爆防污染和防人身伤害等方面,除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国际规则、公约以及各港口国政府所制定的特殊规定外,散装液化气船舶还应执行如下管理规则。2 散装液化气船舶的所有船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港监或其认可部门组织的特殊培训,必须持有液化气特殊培训合格证书。 散装液化气船舶的干部船员,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港监签发的适任液化气船舶职务证书,干部船员及参加值班的船员应有三个月的实习期。3 各轮必须建立货物保管操作记录簿,航行途中每天至少两次检查测量各舱的液位、压力和上、中、下层的温度(其中1200-1600时必测一次),如对所测数值有任何怀疑,则应采用其它有效的方法进行核对(包括加装备用仪表),直到确认准确为止。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货物保管操作记录簿内。,若环境温度接近35℃,应立即启动甲板喷淋系统,对货舱及甲板予以降温。全冷式船舶,-,因此,当舱内压力过高时,船舶应启动其再液化装置。 每班的安全检查项目,必须包括甲板货物区的检查。并将情况记录在安全检查记录簿内。 抵离每一港口,应向当地港口管理机关(如中国港监)按章申报,自觉遵守港章港规,接受港口管理当局的监督和指导,只有获得港口当局的批准才能进行离靠、装卸作业,并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得到港方的及时援助。4 甲板除锈作业,首先必须进行测爆,确认作业区域及10米之内无可燃气体。由于气态的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所以测爆时要选择不利于气体扩散的角落并贴近甲板面测量,并在除锈作业中,每隔不超过30分钟,对作业区域进行一次测量。除锈作业最好在上风侧进行。除锈工具必须是铜制工具。未清舱除气时,严禁使用电动和气动除锈工具。 当装/卸货作业结束后,先启动货物压缩机将管线内残货扫入舱内,然后将管线上各腰截阀打开,使其与各货舱连通,并在装/卸货开始前将上述各阀关闭,并用绳索绑牢。 油漆作业时,注意避免将应急切断管路上装设易熔塞的管段涂上油漆,该管段应有识别标志。 每次装卸货操作前应进行应急切断系统的试验,各应急截止阀应能在30秒内平稳完全关闭。 在相对风速达5米/秒的情况下,应定期检查甲板特别是货物区电器的绝缘和气密情况。 每个月电机员、三管轮、泵浦员和三副应对气体探测系统和声光报警设备进行试验和校对,并将试验结果记入航海日志。 ,船上必须配备标准气体和专用工具。,并在安全释放阀和货控室进行标识。没有船长的许可不得改变设定值。。
散装液化气船管理规章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