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公寓企划书
(颐养社区方案策划)
2008年1月20日
[下载自******管理资源吧]目录
前言
项目综述
项目规划
项目投资
项目的盈利模式和收益分析
经营管理
市场拓展
风险控制
结束语
前言
人的一生,短暂又漫长。从婴孩到成年再到老年,是谁都不能回避的自然规律。
人,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奋斗、贡献了一生之后,迟暮之年无不渴望能度过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渴望能有一个环境安静优美,安全免打扰、设施齐备的养生之所。
养老,是社会的责任。敬老、尊老、养老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需求而为老年人提供颐养天年之地,是一个健全社会应具备的功能。
中国的养老,以前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从总体上看,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70%的老年人得到了比较好的赡养。各级政府依靠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养老方式,满足广大的老年人精神上的基本需求。
可是,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生活观念的渗透,中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国家人口政策造成421结构家庭的增加,使青壮年生存压力加大,以家庭为基础的养老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中国老年人的养老,急需服务社会化。
截止2006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达1538万人,,%,无疑北京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可是,目前包括各种福利收养机构在内,北京市已有的各种养老机构才337家,,这样有限的养老设施与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相比完全是杯水车薪。另外,从总体看来,中还比较低,
现有的养老机构不管是设施、环境,还是服务措施和服务质量,都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心理、生理需求的特点,不能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满足老年人对生活水平的要求。
本案的目标,就是借助政府的政策扶持,借鉴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经验,整合相关的社会资源,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一个设施条件和环境条件符合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养老之所。这样的养老之所在医疗保健、心理关怀、社交和生活看护等几个方面均能提供良好的服务。老年人每天的生活,都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士协助。在这里,专业品质的服务和对老年人的看护,是一般的家庭养老无法达到的。
由于资源限制,本老年公寓只能解决部分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觉得是为社会尽了微薄之力。总之,“替儿女尽孝,让老年人生活快乐健康”是我们的宗旨,“个人、关怀、社会”是我们的信条,老年人在本公寓的生活既可有个人的私密性,又能时刻浸淫着本公寓专业服务关怀,同时不脱离正常的社会生活,避免传统“敬老院”使入院者心理产生被遗弃的感觉,也免除了子女产生“不孝”的负罪感。“把你们的父母交给我们,这里是你们家庭的另一处住所”是本公寓的服务定位。
本老年公寓不论从建筑功能、设施设备,还是从服务理念,服务水准各个方面,都与传统的养老院有着本质的差别,是任何一个富裕家庭
均可选择的老年人生活之所。
项目综述
本项目定位于高档,面向年收入30万至100万元或以上的高端消费群体提供老年人养护服务。这些消费者基本上涵盖了私营企业主、高薪职业经理人、外地在京经营事业者以及认同本项目服务理念的富裕孤寡老人。
本项目性质上属于租住式、半封闭型社区化运营的老年公寓,实行专业化服务管理。在这里,老人们不仅会在饮食起居方面受到专业化助、护关照,而且有足够的个人空间和私密性,心理上有足够的安全感,同时,还可以充分享受与家人团聚、体验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社区内完备的娱乐休闲和保健医疗设施,丰富多彩的活动,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安排,使老年人在美好的生活环境中仍保持密切的社交生活方式,虽然偏居一隅,但仍然是社会的一员,避免遗弃感的产生。
本项目园区优越的条件和良好的设施也为社会人士节假日出游休闲提供了场所。客人可以在此下塌休息,垂钓游玩,参加游泳康乐等活动。
本项目选址在昌平区,南临北六环,有多条道路可达,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僻静的居住环境。
本项目园区总体上呈平面布局。以服务支撑楼、公寓楼和庭院式低层院落、农业生态区、人造水系和景观、休闲活动区、园林美化区、康乐活动中心等功能区域构成。各区域在空间上合理布局,经道路和绿竹小径蜿蜒相连。既有利于安全管理,也便于人与人交往。
项目占地总面积600亩约40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万平方米,。按人均45平方米的独立生活空间考虑,能同时容纳3000老年人在此居住。
总之,本项目是
老年公寓企划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