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荀子义利观新探.pdf.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维普资讯
《长江论坛》.期总第期学术探赜
苟子义利观新探
冯兵
厦门大学哲学系,厦门
作者简介】冯兵,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摘要】性恶论是苟子思想的理论根基,源于孔子对人性的潜在看法。“义”是苟子思想体系里
至高无上的道德意识形态。荀子充分肯定了“利”以及人的“欲利之心”在现实社会
生活中存在的客观合理性。他认为义与利总体上呈一种相克相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具
体的伦理规定为:先义后利,以义制利。关于形成正确义利观的途径,苟子提出“学”、
“行”、“积”、“尽”四途,并强调了精神激励和礼、法于此的强制作用。
关键词】苟子;人性恶;义;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自孔子首次将“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
义利关系和“君子”、“小人”的伦理评价联系起来并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
加以系统阐释之后,“义利”之辨就真正成为了中国后生之者也。”】无论是物欲还是情欲都为自然人性,
伦理学史上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命题。苟子作为先秦是人皆如此:“凡人有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
晚期的儒学巨擘,在继承与发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 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
博采众家以为己用,可谓先秦诸子的集大成者。而作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但是,如果顺着人的
为我国古代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倾向的伦理学家之一, 这种本性自然发展下去,就必然会造成“物不能澹”
他的义利观在整个关于义利关系的伦理思想体系的的情况,并由此产生争斗而违背礼法规范。苟子指出:
演变与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独特而重要的位置。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
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

、苟子义利观的依据一一性恶论而有耳目之欲,又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
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
性恶论是苟子义利观的依据。在先秦儒家思想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在这里,他认为人之本性
中,苟子和孟子的义利观是基本对立的,其根源就在就是产生一切不道德行为的源泉,因此以人性为恶。
于两者人性观的不同。“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苟子性恶论源于齐国法家,《管子》一书认为人
【】孟子认为天生人有“四端”之善,而且“人性之善性恶,强调“人心之悍,故为之法”【】,《管子·君臣
也,犹水之就下也。”【】人之善性与生俱来,是自然而上》中说:“道者诚成人之姓性也,非在人
然的。对于人性自然的理解,苟子与孟子相同,他说: 也”,“道”不在人的本性之中。这一论点,对苟况的
“生之所以然者为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伦理学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种说法在中国传统思
事而自然谓之性。”生指的是“生之所以然”,人生想史上早已成定论。但窃以为,除此之外,我们似乎
而即有的自然属性,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因此, 更应当看到孔子的人性观念对苟子的潜在影响。尽管
收稿日期:.
维普资讯
学术探赜《长江论坛》.期总第期
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身之私欲”,而作为他思想中核心要素之一的“礼”
子对自己人性观的阐述是

荀子义利观新探.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wivg04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