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港口群发展竞合分析[提要]京津冀一体化和协同发展已成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着力点。京津冀港口承担着京津冀地区国内外运输及商业往来的重要任务,是重要的对外窗口。京津冀地区港口各自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但也存在体制落后、重复建设等诸多弊病。借鉴国外港口群发展经验,依托各港口具有的优势进行合理分工以及协同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升级和转型,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从而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竞合分析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京津冀港口错位分工与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453502D)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5年3月13日一、京津冀港口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一)京津冀港口发展现状。目前,京津冀地区内港口已形成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等众多港口竞相发展的格局,2014年京津冀港口共承担了我国15%的货运吞吐量,港口吞吐量增长迅速,在全球港口吞吐量中位居前列。其中,天津港位列第四,唐山港位列第八,秦皇岛港与黄骅港也均在前20名之列。在集装箱运输能力方面,2014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406万TEU,%的内贸箱量是拉动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河北省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至2014年也已达到145万TEU。其中,秦皇岛港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唐山港包括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曹妃甸港承担“北煤南运”的重要任务,黄骅港是国家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的唯一出海口,如今正逐步形成以唐山港为中心,黄骅港与秦皇岛港为两翼,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绿色环保的现代化综合性港群体系。(二)京津冀港口发展现存问题。近年来,伴随环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京津冀港口群之间形成了竞争大于合作的局面,这样的港口群对背后腹地的服务是重叠的,同时损害了港口的利益,现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各港口为增加各自的利益与规模经济效益,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导致港口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使港口结构产业过剩,比如河北省港口未充分利用天津港在交通及运输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反而不断致力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造成闲置及浪费,引发同质化竞争;第二,京津冀港口地理位置相近,腹地重叠交叉现象严重,港口运输货物种类相似,一些港口为降低成本,采用低价战略吸引客户,恶性竞争现象日益凸显,随着河北省内三大港口的不断发展,未来将在集装箱运输业务上和天津港形成激烈的竞争;第三,信息化总体规划及建设滞后,港口发展中缺乏理论指导,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于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港口企业信息化程度低、标准体系化建设不完善、信息开放程度不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京津冀港口群的发展及合作。二、国外港口群竞合经验借鉴京津冀港口群的建设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国外对于港口群的协调建设先于我国,在很多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为京津冀港口群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荷兰鹿特丹港。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年运输量达640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四位,鹿特丹港就业人口7万余人,%,货运量占全国的78%,总产值达120亿荷盾,%。鹿特丹港在管理经营模式上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第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经营方式极其灵活。鹿特丹港归市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港口群发展竞合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