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化学初高中衔接.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化学初高中衔接.doc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初探金沙高级中学高一化学备课组高一新学期刚刚开始,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化学听不懂,学习中遇到很大困难,甚至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里。一、 关于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差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屮化学主要要求学牛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朱“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耍“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二、 关于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衔接我们要研究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及初、高中化学教材,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屮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衔接方面,由于新课标教材注重学生的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积极参少,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所以,新课程在知识为技能方面的总量有所减少、难度有所降低。1、原大纲上有,但新课标删去的知识点有:⑴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仅要求能识别);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根据溶解度概念的计算;H2的化学性质(还原性)和实验室制法(放在知识拓展部分);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酸、碱的定义;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丿瓜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Z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反应物判断)及应用;物质的溶解过程;元索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9)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碱式碳酸铜的分解;氧化物和H燃的定义;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锻烧石灰石);硫酸铜品体,结品水合物的介绍;(14) Cl_、SO?检验;(15) 启普发牛器的构造和原理等。2、 新课标中有但比原大纲降低了要求的知识点有:(1) 新课标要求“知道”02和C02的主要性质,原大纲要求“掌握”02(与碳、硫、磷、铁在氧气里燃烧)和C02(跟水、石灰水的反应)的化学性质;(2) 新课标要求“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02和C02,而原犬纲要求“掌握”02和C02的实验室制法;(3)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在新课标中也降低了要求,只在“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來的方法两处教材有点文字体现,而原大纲要求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4) 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而原大纲中要求“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与盐酸、硫酸,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5) 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酸三条、碱两条)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而原大纲要求“掌握”盐酸、稀硫酸的性质,“常识性”介绍浓硫酸和硝酸,“了解”酸的通性(五条),“掌握”氢氧化钠、蛍氧化钙的性质,“了解”碱的通性(四条);(6) 新课标要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大纲対分子的概念、原子的概念要求均为“理解”,并要求“掌握”它们的应用,对离子的要求是“了解”;(7) 关于元素,新课标要求“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而原大纲要求“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化学初高中衔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9-09-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