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家教故事每年的清明节我总是要陪父亲给爷爷上坟的,从我记事起就是这样的,这已经是个约定成俗的习惯了,这或许是我唯一能尽孝爷爷的一种方式了。在我没有出生前,爷爷就已经去世了,爸爸说爷爷去世时只有54岁。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家里并没有留下爷爷的遗像,我感到很遗憾:我永远也见不到爷爷的遗容了!我只能根据父亲的描述和关于爷爷的故事当中去搜寻线索,在脑海中一次次地勾画着爷爷的模糊形象了:高高瘦瘦的身材,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深邃的眼里蕴含着善良和正直,也充满了慈祥和疼爱。每当爸爸和我谈起爷爷时,爸爸的脸上总会透出一股得意、骄傲的感觉。爸爸说爷爷在村里很有威望,谁家有红白喜事总要找爷爷帮忙,爷爷都非常愿意,爷爷帮别人办事比给自个家做事都上心,村里的人们还给爷爷起了个不雅的外号叫“十二月忙”,这个外号叫的是蛮有道理的。人们都说爷爷是个热心人。在我们村里,王姓、原姓、罗姓是大户,而刘姓只有我们一户人家。至于我们这一“单姓户”是从哪里搬迁来的?是因为什么搬来的?因为没有家谱记载,已无可追溯了,也许爷爷的爷爷也不知到吧!在那个年代,爷爷是村里的保管员,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在那个年代,村里人也是很讲究“家族”的,单门独户要想融入旁姓大户的大家庭中且受人尊重并被推举为村干部,一定是一个大家信任的人,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爸爸兄妹八个,这么多孩子全靠爷爷一个人辛苦来养活,六十年代三年饥荒时,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断了顿,爸爸的两个弟弟妹妹饿的直哭,爷爷虽是村里的保管员,但始终也没往自己家里拿公家一颗粮,奶奶只好去和别人家借点粮来解燃眉之急,爷爷说:不能拿公家的东西。爷爷是个正直的人。也许是受了爷爷的熏陶,从小爸爸就经常对我说:不要说谎话,要诚实;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跟着爸爸去地锄地,那天天气炎热,烈日当空,晒得我满头大汗,口渴难忍,真想喝上一口凉水呀!中午回家的路上,刚好路过村里六爷爷的西瓜地,我抿了一下嘴说:“爸爸,我想吃西瓜”,“嗯,好吧,给你买个大西瓜”,爸爸爽快地答应了。爸爸领着我朝六爷爷的瓜地走去,到了看瓜蓬,六爷爷正呼噜呼噜地酣睡着呢!我正要叫醒六爷爷,爸爸向我摆了摆手说:“嘘,别叫了,让你六爷爷睡吧,夜里看瓜累了”。正以为爸爸不给买瓜了,我有点想哭的感觉,见爸爸从兜里掏出两元钱,悄悄地放在六爷爷的枕头边,然后蹲下身子从瓜地里挑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西瓜,转身对我说:“走吧,买上了”。走出瓜地,我对爸爸说:“爸爸,六爷爷睡着了,咱们不用给钱他也不知道。”爸爸突然站住了,怒气冲地瞪着我说:“你咋能这样说呢?小小年纪不学好,做人要诚实,不想吃我就给人家送回去”。我知道错了,吓得一句话也不敢说了。-----那天,我并没有吃上可口的西瓜。直到现在,这件事我仍然记忆犹新,因为我学会了做一个诚实的人。幼时的我也很顽皮,在村里,我有几个“臭味相投”的好朋友,星期天经常在一块“鬼混”。一个秋天的下午,几个小朋友嘴馋了,想起胡萝卜特别好吃。大伙把目光瞄向了王叔叔家的那块萝卜地,看看四处没人,几个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