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浙贝母栽培品种贝母素甲累积效果分析.doc:..不同浙贝母栽培品种贝母素甲累积效果分被列为“浙八味”之首,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具有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的功能。目前市场上的传统中成药二母宁嗽丸、养阴清肺丸、橘红丸等均以浙贝母为主要原料。有研究表明,浙贝母不仅镇咳润肺作用良好,而且对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腺体分泌及散瞳等都有一定作用<sup>[l]</sup>o浙贝母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其中贝母素甲为浙贝母镇咳的主要活性成分<sup>[2]</sup>o贝母素甲为异笛体生物碱,该物质紫外吸收弱,而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可以准确地检测<sup>[3]</sup>o目前,在浙贝母生产上主要有狭叶种、宽叶种、多籽种及小三子4个栽培品种。其中以狭叶种浙贝母种植面积最广,并且于2007年通过新品种认定,定名为浙贝1号;宽叶种浙贝母于2014年被认定为浙贝2号。本研究采用HPLC-ELSD对浙贝母主栽品种的贝母素甲含量进行测定,以期为浙贝母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1材料WatersAllianc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ELSD-2420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贝母素甲(peimine,批号110750-200609),由中国药品食品检定研究院提供。氯仿,二乙胺为分析纯,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供试的4个浙贝母栽培品种均采自于浙江省鄭州区,分别为狭叶种、宽叶种、多籽种及小三子,,栽培于镇江市丹徒区三明生物中药材种植基地。在浙贝母植株枯萎后,采收鳞茎,参照《浙贝母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up>[4]</sup>将采收得到的浙贝母鳞茎分级,40〜80个/kg为1级,81-120个/kg为2级,121〜280个/kg为3级,105I杀青15min,60°C烘干至恒重,部分鳞茎分成芯芽和鳞片2部分,备用。&It;sub>18</sub>(;250mm,5流动相乙睛-水-二乙胺(70:30:);•min<sup>-l</sup>;柱温25°C;进样量20μL;ELSD参数:飘移管温度75°C,•min<sup>-l</sup>,色谱图见图1。;;1•贝母素甲(对照品峰名)。,•L<sup>-l</sup>溶液,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过4号筛)2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加浓氨试液4mL浸润1h,加三氯甲烷-甲醇(4:1)的混合溶液40mL,称重,混匀,80°C水浴中加热回流2h,放冷,再称重,加上述混合液补足损失,滤过。取续滤液10mL,于蒸发皿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并转移至2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
不同浙贝母栽培品种贝母素甲累积效果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