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 总结四 C25 合并财务报表考情分析近三年考试的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主要内容为抵销分录的编制等。本章属于每年必考的内容。本年教材发生变化,主要变化是合并报表增加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销,其他变化有: (1)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细节变化如果债券投资的余额大于应付债券的余额。其差额应借记投资收益项目;若债券投资的余额小于应付债券的余额,其差额应贷记财务费用项目。“(2)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涉及“未分配利润—年初”、盈余公积”的抵销分录删除(3)合并资产负债表一节,四、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后,增加: “五、子公司发生超额亏损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反映”(4)合并利润表一节,在“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删除“五、子公司发生超额亏损在合并利润表中的反映”。(5)合并现金流量表一节,增加: 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对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与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在购买日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应相互抵消,区别两种情况分别处理。(6)将“专项储备”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列示,::持股比例>50%(直接、间接、直接加间接)(看清题意,实质重于形式的判断):(1)已清理整顿原子公司;(2)已破产原子公司;(3)非子公司(联、合营)(分录用报表项目名称而非会计科目)(按处理步骤/思路)第一年:(1)假设内部购进存货全部对集团外销售(全部实现)抵销母收入、子成本:借:营业收入【母不含税收入】贷:营业成本【子购进价格,即对外销售成本】(2)对实际未实现的予以反向抵销借:营业成本【未实现部分存货内部销售的差额】贷:存货【将子未实现部分存货价值调整为集团整体一致价值】(3)确认未实现部分存货计税基础与在子账面价值的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计算方法:前抵销分录中“存货(贷)-存货(借)”为所得税资产余额,“负”表余额为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第二年:(1)先假设上年内部购进存货全部实现(重复上年分录,损益改进未分配利润)借:未分利润—年初贷:营业成本(2)假设当年新内部购进存货全部实现(同上年假设全部实现处理)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3)对实际未实现部分予以反向抵销(注意存货计量方法,如“先进先出”,分别上年未实现与当年未实现计算再相加)借:营业成本 【上年未实现部分销售的差额+当年未实现部分销售的差额】贷:存货(4)同上年确认所得税资产发生额(分别上年、当年产生递延所得税)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当年余额】贷:未分配利润—年初【上年递延资产】所得税费用【当年递延资产】(涉及存货跌价准备如何处理)(作为固定资产则不对外销售,全部未实现):第一年:(1)将内部购进存货作为固定资产全部未实现抵销借:营业收入【母不含税收入】贷:营业成本【母销售成本】固定资产—原价【子作为固定资产多计账面价值】(2)将多计提折旧抵销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3)同存货抵销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
CPA会计合并财务报表复习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