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区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稳较快发展,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加快建设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区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一方面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区域竞争加剧等困难挑战,另一方面有效化解行政区划调整、孙村由高新区代管、驻区十几家大中型企业政策性外迁等不利影响,立足区位优势,融入省会经济,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及今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预计(下同)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03亿元,按可比口径,是“十五”,年均增长16%;,是“十五”末的2倍,%;社会消费零售总额220亿元,是“十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285亿元,是“十五”,%,全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得到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70元,%和11%,百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程度明显提高。(二) 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坚持保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相统一,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一是现代都市农业加快发展。编制实施都市农业五年规划,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巩固提升奶牛、花卉苗木、蔬菜、林果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75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125个,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提高。二是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2家,比“十五”末增加60家;实现销售收入915亿元,%;增加值270亿元,%;利税75亿元,%;利润40亿元,%0临港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2家,引进德国大陆、釆埃孚、福士等外资企业7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家,以汽车配件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已显雏形,发展优势更加明显。三是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0海蔚广场、七里堡综合市场和银座购物广场华信店、洪楼店等一批商贸场所正式营业,全区商贸设施不断完善。盖家沟物流园区盖世农贸大市场建成开业,零点物流港华北区大润发物流配送中心一期已完工,郭店物流园区正在进行规划论证及招商引资工作,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九如山景区等建成开业,旅游产业规模集聚扩大,形成省城后花园区域品牌特色和魅力。四是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环保。全区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0家、技术研发中心39家,创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45个、驰名商标25件,品牌建设走在全市前列。201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87亿元,年均增长25%0累计专利申请11247件,其中发明专利3966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对济钢、庚辰钢铁、山塑等45家重点能耗大户进行了节能改造,相继关停了唐王镇129家'‘高耗能、高污染”的小冶炼企业和42家小塑料加工企业。全区万元GDP水电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均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指标,被评为“济南市节能突出贡献单位”。(三)城镇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促发展、惠民生的战略举措,强力推进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一是全力推进旧城村改造和片区开发。二环东路隆起带两侧地块1030亩已开工建设或完成土地挂牌出让。其中,华福方米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5亿元;总投资70亿元的保利海德公馆、重汽翡翠清河、重汽华光日化等10个项目开工建设;全福立交西南地块、历城招待所地块等5个项目完成拆迁冻结;环联小商品市场地块、全福立交东南角地块2个项目完成熟化立项正在办理冻结手续,拆迁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二是搞好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配合完成青银高速公路、胶济铁路客运专线、济莱高速、省道102线、旅游路
济南市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