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榜首”浙江义乌:世界第一市场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浙江省地理中心地处境内。追溯义乌发展的历史渊源,不得不提到的一个词是—“鸡毛换糖”。“百样生意挑两肩,一付糖担十八变;翻山过岭到处走,混过日子好过年。”这正是旧时义乌鸡毛换糖人真实生活的写照。所谓“鸡毛换糖”,是指在物资匮乏之时,义乌人在农闲时,挑着装满敲糖的箩筐,行走在浙江及其周边省份的城乡,以糖换取鸡毛和牙膏皮等废品,回家后再把换来的鸡毛当作农田的肥料,改善土壤,或制成掸子卖给供销社,牙膏皮等则卖给废品回收站。
市场化是义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1999年,学者陆立军首次将“义乌模式”的特色概括为:由“鸡毛换糖”开始,利用市场的先发优势和集聚功能,发展以小商品流通为主的商贸业,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经营规模,促使商业资本向制造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扩张,实现市场与产业、城市的联动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进程。
义乌市场商品已经出口到21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达60%以上。工艺品、饰品、花类、玩具、化妆品、文体用品、小五金等市场优势行业持续保持外贸出口主力军的地位。
2、“越都”浙江诸暨:创业之城
诸暨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改革开放的序幕刚刚拉开之时,敢为人先、务实创新的诸暨人,就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大胆地创出了“四个轮子一起转,千家万户促翻番”的经济发展模式。犹如一夜春风,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开遍了诸山暨水。暨阳大地也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农村第一步经济改革的成功,到工业立市,到抓块状经济升级、抓大企业大集团培植,到创新创业、富民惠民、建设和谐新诸暨,处处彰显这座古老城市的和沧桑巨变和与时俱进。
在13家上市公司的背后,是诸暨10万余家工商企业的庞大基数,也正是依靠着庞大的工商企业数量,诸暨的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列。在全国县级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排名中,诸暨凭借13家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江苏的江阴市和张家港市。截至2012年底,诸暨市拥有13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光是中小企业自由发展的结果,这当中也少不了政府作为管理者发挥的作用。
作为经济强县的诸暨依然有自己的尴尬,相比义乌小商品市场、绍兴轻纺城、海宁皮革城、永康科技五金城,诸暨还未完全形成自己的特色市场。而在打造城市品位,定位城市特色的道路上,能走多远,能走多宽,也与城市文化密切相关。
3、“小台北”江苏昆山:移民的用武之地
昆山市在中国江苏省东南部。多年来,“1/9的台资,10万台胞”令昆山成为中国百强县市翘楚,而近在眼前的转型,可视作能否延续这种关系的关键点
昆山素有“小台北”之称。如今可算作是镶嵌在上海与苏州之间一颗明珠的昆山,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只是一个农业小县。由于经济一直是苏州地区倒数第一名,昆山人用“小八子”和“小六子”的称号来自嘲。1983年,昆山全县财政收入只有5568万元,刚好够发工资和公务费用支出。
“昆山崛起,台商功不可没。”江苏省昆山市第10届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大震锅炉公司董事长李宽信表示。而台商的大量入驻得益于“以台引台”战略的实施。由于顺昌纺织发展形势看好,4年时间,顺昌的老板又引进外资,兴办了顺发、顺隆、顺裕等7家台资企业,形成了“顺”字集团,总投资达到4000多万美元。1991年,
中国最富有的10个县级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