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15%
单选题:20%
填空题:15%
简答题:30%
论述题:20%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定义: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学科性质: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一)五种要素
1、学生
2、教师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三个过程
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三)内容体系
1、总论(第一章)
2、学生与学习心理(第二章——第十一章)
3、教学与教师心理(第十二章——第十五章)
三、基本作用
(一)了解: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理论:为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干预: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研究: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四、发展概况
(一)初创(20世纪20年代以前)
(二)发展(20年代到50年代末)
(三)成熟(60年代到70年代末)
(四)完善(80年代后)
我国第一本教科书:1924年廖世承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概述
(一)含义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三)阶段:乳儿—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老年
(四)童年、少年、青年初期的心理特征
(五)教育含义
1、学习准备:适应性(纵、横)
2、关键期:劳伦兹理论
二、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单维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灵活性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理论
三、中小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一)人格的含义
(二)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1、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培养自我同一性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1、家庭教养模式
2、学校教育
3、同辈群体
(四)自我意识的发展
1、含义
2、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五)社会性发展
1、社会性认知
2、社会性交往
四、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认知差异
1、认知方式差异:
2、智力差异:个体差异、群体差异
3、教育含义
(二)性格差异
1、概念
2、差异:特征差异、类型差异
3、教育含义
(三)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1、含义
2、类型:超常儿童、弱智儿童、学习困难学生、聋哑盲儿童
3、教育
教育心理学复习总结 1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