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四个结合”强化军人荣誉感摘要:崇尚荣誉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实现强军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人们对荣誉的认识程度不足,以及受社会上负面思潮的冲击,致使军人荣誉感有所缺失。从教育、养成、宣传以及奖励四个方面对强化军队荣誉感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军人;荣誉;四个结合中图分类号:E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3-0069-02荣誉感是激发战斗精神、维护军队士气、增强战斗力的关键。热血军人可以为荣誉而奋战、为荣誉而献身。荣誉感历来是激发军人责任感、使命感和维持军心士气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任何一支强军都概莫能外。拿破仑说过,只要有足够的勋章,我就能征服世界。其道理正在于以高度的荣誉感激发部队的士气,从而焕发出无与伦比的战斗力。我军历来是一支崇尚荣誉的部队,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有无数的革命行列,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的富强,怀着一颗拳拳之心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用自己的热血去捍卫军人荣誉,如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就是涌现出的杰出代表。硝烟散尽,和平始来。在和平年代,尽管极少要流血牺牲,但崇尚荣誉仍应永驻官兵心里,这不仅是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精神财富,也是在新时期树立军人形象,赢得人民尊重的基本要求,更是捍卫国家和民族荣誉的必须选择。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环境和政治气候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家致富成了民众关注的中心点,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中坚守军人品质,捍卫军人荣誉,是我们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历史性课题。一、坚持军队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打牢崇尚荣誉的群众基础尊重军人荣誉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尽快健全完善国家功勋荣誉制度”就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军队人大代表、总参陆航部政委陈向东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军人荣誉是国家对军人牺牲奉献的肯定,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更多优秀青年参军入伍,才能让每名军人平时守岗位,战时不惜命。军队人大代表、兰州军区某集团军政委刘雷也认为,军人身份象征着一种莫大的荣耀。崇尚荣誉问题,事关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涉军功勋荣誉制度建设贵在从部队到地方、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层面同步衔接、综合解决,才能让全社会都更尊崇军人的功勋荣誉。”而制度的建立也需要教育的倾力配合,通过教育打牢崇尚荣誉的群众基础。首先是促进公民教育发展。当前,中国公民缺乏行之有效的荣誉教育,现有的教育也基本以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教育为主,范围比较狭窄,既脱离实际又僵化,难以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这就给一些封建思想糟粕以及西方低俗文化得以流行留下了空隙。军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重要力量,要与地方政府通力配合,采取走街串户、知识讲座等方式,增进驻地民众对军人的社会认同感,并坚持把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正所谓水涨方能船高,军人只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教育更应如是。只有从公民教育开始抓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荣誉感缺失的问题。其次是军队教育应向外拓展。教育只有走出军营,与社会接轨,才能体现教育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如军队可利用演习、比武等时机,有条件地组织驻地民众参观,上一堂鲜活生动的教育课;又如适时对外开放军史馆,让更多的民众增进对驻地部队的了解,认同军队荣誉等等。在这方面,美军的一些做法对我军很
坚持用“四个结合”强化军人荣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