Ξ
第 14 卷第 3 期湖泊科学 Vol. 14 ,No. 3
2002 年 9 月 JOURNAL OF LA KE SCIENCES Sep. ,2002
论《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得失
黄宣伟
(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上海 200434)
提要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工程建设即将全部完成,在 1999 年洪水时,防洪效
益达 92 亿元,相当于工程全部投资. 规划的成功之处在于有良好的防洪意识,平衡了地
Ξ
方效益;并有供水、通航和改善环境效益. 然而,由于对某些工程参数论证不足,加上运用
不能适应流域各地的过高要求,目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关键词太湖流域规划反思
分类号 TV882. 9253
《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以下简称太湖规划) 原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于 1985 年
完成,报送水利部审查,水利部全权委托“长江口及太湖流域治理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协调.
同年 7 月,在松江召开的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获得全体领导小组成员原则同意. 鉴于当
时对拖延了二十多年的治理的迫切性,领导小组决定太湖规划报告更名《太湖流域综合治理
骨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便一旦通过,可以直接报送国家计委立项,抓紧开展治理工
作. 后由于建设程序的要求,规划报告与可行性研究有相当区别,因此于 1986 年,由新成立
的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根据上述报告摘编成《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报告》,由
水利部和领导小组联合报国家批准. 国家计委于 1987 年 6 月批复了总体规划方案. 接着开
始进行四项最主要工程的初步设计(太浦河、望虞河、环湖大堤和已开工的杭嘉湖南排工
程) . 1991 年大水以后,国务院决定立即按“总体规划方案”实施 10 项骨干工程(1997 年增
为 11 项) . 根据建设计划,11 项骨干工程在 2002 年可以全面完成.
1954 年长江流域大水,太湖流域受灾十分严重,被淹农田达 1/ 3 ,一片汪洋,大批城市进
水. 灾后开始酝酿太湖流域治理规划. 从 1955 年起,几经变更规划单位和多次高层次协调,
到 1985 年,历经两代人的努力,30 年时间,才达成统一认识,因此各方面均谓太湖规划方案
来之不易,十分珍惜这一团结治水的成果. 现在太湖治理接近尾声,11 项工程已成定局,尤
其是在 1999 年遇到比 1954 、1991 年更大的洪水,已建工程发挥了显著效益. 防御 1999 年
洪水,防洪效益达 92 亿元,相当于工程全部投资[2 ] . 在这治理太湖大功即将告成,欢庆丰收
的时候,有必要回过来反思一下太湖规划的得失,作为今后工作的借鉴.
1 规划背景及规划概要
规划具有社会性. 江河流域规划在不同时期进行就有不同的结果. 具体到太湖流域,
规划的背景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流域的自然与社会现状和决策流域规划方案的地方及部
门的综合认识. 1985 年制定的太湖规划,是在当时流域的自然和社会状况基础上进行的.
收稿日期:2002 - 01 - 15 ;收到修改稿日期:2002 - 03 - 10. 黄宣伟,男,1934 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402 湖泊科学 14 卷
在自然方面,也是太湖有史以来固有的特点
论《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得失X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