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白莽作〈孩儿塔〉序》课堂实录一.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白莽作〈孩儿塔〉序》课堂实录一一、导语:他从绍兴的三味书屋走来,远渡扶桑学医,却又弃医从文,从此走上了一条文学救国的道路;在他56年的生命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而经典的人物形象,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等;他的去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大损失,人们在他的棺木上覆盖了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红旗,这是中国人民对他的最高褒奖。是的,他就是鲁迅,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鲁迅。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作品,有小说,有散文,也有杂文,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先生的这一篇序言,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进一步感悟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二、关于序言及写作背景。?序言是写在作品前边,主要说明作品创作意图、创作概况、作品主要内容以及对作品简要评论的一种文体。一般分为他序和自序两种,如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在古代还有一种作为特殊文体出现的赠序,如唐代韩愈的《送董邵南序》等。,左联作家,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1931年2月7日被国民党枪杀于上海龙华。鲁迅先生于1933年曾为纪念他们逝世2周年写了《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鲁迅先生为白莽的遗诗写的这篇序言,又是怎样评价白莽以及他的诗歌的。三、诵读,品味文章蕴藉深沉的情感。有的同学觉得学语文,背书是件很头疼的事,今天老师来试着背背看,如果卡壳的时候请你们给我点提示好吗?(一)我背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同时圈点批划,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来。???交代了作者作序的时间、缘由以及心情。。(二)学生读第二、三段,思考作者的心情如何?由于这封信,自然构起了作者对白莽的回忆,那位同学来把第二、三段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找出这部分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同时思考作者的心情如何??表明了对白莽印象之深,思念之深,像活着一样,而事实是白莽已经就义了五个年头了,这么年轻的一个诗人,我的一个朋友,就这么被杀害了,作者的心情自然是悲的。?抓住殊途同归这个词,表明白莽走上了与哥哥不同的道路,即革命道路。故看似随意的一笔,实际上是对白莽坚决同哥哥所代表的统治阶级彻底决裂和顽强斗争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白莽曾经写了一首诗《别了,哥哥》表明他与哥哥的彻底决裂。“也许他死得太快了罢”?话虽平淡,却道出了鲁迅先生对白莽之死的痛惜。读者自然会想,他为什么死得这样快,才22岁,正是青春年华?他是怎么死的?这么一联系,也就清楚了这又是鲁迅先生对反动派的顺手一击,揭露了反动统治者对革命青年的虐杀,而这无情的揭露不正表现了鲁迅先生对统治者的强烈憎恨么?而这正体现了先生一贯的战斗风格,他的文字是匕首,是投枪,字字句句都直刺敌人的心脏。4.“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真的是“因为我不能”么?我不能是一个原因,含蓄表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在白色恐怖的时代,是没有言论自由的时代。但同时,表明了自己内心的悲痛,内心的愤怒,是因为无需说,“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我所惆怅的其实正是不能直接地很好地评价白莽的诗。,作者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

《白莽作〈孩儿塔〉序》课堂实录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