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影响生命
以生命发展生命
金川县沙尔中学陈晓峰
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施
生命教育的缘起:
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鉴于唯物教育盛行,导致亲子与师生关系的决裂,出版了《生命的实相》一书,首先呼吁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实施生命教育之后,能有效克服唯物教育所产生的缺失,因而带动日本社会的变化。1968年,美国著名的演讲者、作家与人生导师杰·唐纳·化特承袭印度瑜伽大师雪莉·雪莉·阿南达·摹提吉的精神,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的思想。
到1976年美国有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基本普及。为推广生命教育,美国成立了各种专业协会,出版了许多专业及普及性的书籍和杂志。如成立了“美国死亡教育学会”、“死亡教育与咨商学会”,出版了《生死学》、《死》等特别的杂志,各种书籍、影片、视听教材更是不计其数。目前美国的生命教育大致分为品格教育、迎向生命挑战的教育、情绪教育三部分。
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是Ted Noffs先生于1979年在雪梨创立的,最初是供学校运用的反毒品教育资源。英国的生命教育当初是由查尔斯王子鼓励Ted Noffs先生将生命教育传至英国。到了1986年初,英国第一个流动教室在Varity Club的赞助下产生了;到了1987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英国基金会。
新西兰的生命教育始于1988年,其目标是将生命教育精神传送至每所小学和中途学校(intermdeiate schoo1)。新西兰的生命教育基金会(Life Eduaction Trust),虽然和其他国家的生命教育中心(LEC,Life Eduaction Center)名称不同,但两者所实施的生命教育,内涵其实是相同的,同源自于澳洲生命教育的哲学理念。
2002年12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以社区和中小学为阵地开展生命教育,学校、传媒和非政府机构都成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力量。
台湾的生命教育最早由民间团体于1976年从日本引入,1997年台湾“教育部”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台湾“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学校规划《生命教育实施计划》,设计生命教育课程、编写教材、培训师资等台湾“教育部”于2000年2月宣布设立“学校生命教育专案小组”,同年8月又正式成立“‘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规定2001年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发布“生命教育先导计划”。目前,生命教育已成为遍及台湾地区的新的教育门类。
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和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开端。如上海市制定并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起源、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训练等方面的指导。辽宁省还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湖南省也于2005年颁布了《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5年12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主办了中国首届青少年生育教育论坛。2006年12月,“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京大学还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年度立项报告。我国生命教育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趋势。
我国生命教育展望
。作为学校和各科教师,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响应者,要把生命教育和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生动活泼地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可以和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心理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生命教育的积极性,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
。台湾教育当局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初期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也相当重视对师资的培育。他们的具体做法是:采取指派教师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办法,通过集中教育培训、加强生命教育观念的宣导、举办读书会、现场观摩教学、观看视听教学资料、制定教师手册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学者、中小学教师等就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教材、实施状况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生命教育的发展。
、社会力量,形成生命教育合力。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的配合,共同参与。
开设建议:
基于学生已有的认识,在学校制订的全校性生命教育规划的基础上,分别在分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命教育专题课程及学校生活和管理等方面对生命教育进行整体安排,确定生命教育在各年段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