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张横渠人格结构学说探赜.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卷心理学探新#""# 年
总第&! 期***@ABCDE);FD. DG BHIJKDCDLI 第! 期
张横渠人格结构学说探赜
廉茵燕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与行政管理学院,北京!"""#$)
摘要:张载是我国宋代新儒学的代表,将佛教作为批判的重点,建构起系统的哲学体系。张
载作为道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提出了“心统性情”的人格结构学说,该文试图就张载的“心统性
情”的人格结构学说、人格二重性理论及其认知心理思想进行剖析,探讨其心性学说对中国古代心
性理论以及中国心理学思想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张载;人格结构;人格二重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张载(!"#" , !"--),字子厚,享年五十八岁。是宋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我国
宋代新儒学的代表。
中国心理学的历程随着宋明道学(西方称新儒学./0 * 102341562578)的兴起而走入了发
皇时期。虽说它仍从属于道学体系,尚未形成独立学科,然而,它已改换了先前粗疏、肤浅的面
貌,逐渐变得范畴明确、辨析精到、系统完整、更富于论证性了。
国外有学者如对宋明道学深有研究的威廉· 西奥多· 贝瑞(95::568 ;</0=0>/ =/ %6>?)教授
认为“新儒学”的出现是持异议的人对正统宗教的对抗,他将宋明道学等同于中国的“自由主义
派”。将宋道学称为“新儒学”是很有道理的。其“新”就新在对原始儒学的全方位的再造之功。
道学家们所以对儒学进行历时久远、场面宏大的再创造,其外在学术动因主要是来自于佛教和
道教对儒学的挑战。张载作为道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正是深切觉察到佛老学说对儒学的巨
大威胁,因而以力排佛老,光大儒学为己任。比较佛教、道教对儒学的挑战,思辩缜密、理论严
整的佛教更具威胁性。因而张载主要将佛教作为批判的重点。他建构起系统的哲学体系,多
方否证佛学,正是希图担当这种大儒的历史使命。张载的心性学说不但对道学心性理论有着
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心理学发展史有重大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张载乃至中国的心理学
思想,从范畴、论题、理论结构、学说宗旨诸方面都与西方心理学不同,因而,若将之与西学强行
比附,反而有碍于对其真实意蕴的确切把握。
! “心统性情”的人格结构学说
孔子之后,孟子首创系统的心性学说。然孟子时而分论心知与本性,时而又混淆心、性。
如他以“恻隐之心”等“四端”论证性善,未曾明确论说心性关系。这使得那些奉往圣先贤言论
为圭臬的后学者亦步亦趋,裹足不前。张载的这个思想旨在矫正自孟子以来直至当世一些学
者混淆心、性的缺憾。他意识到只有将心、性、知严格区别开来,才能以此为前提而阐发他的人
格结构学说及认知心理思想。在中国心理学史上,心、性、情、知、才、习等范畴久已有之。然
而,将它们分别严格界定,并统而贯之地组织为完整体系,在宋代以前却实乏其人。姑且不论
万方数据
第# 期廉茵等张横渠人格结构学说探赜#"
先秦,便是汉唐以来折中于孟、荀人性论之间的性三品说也未能辩个究竟。即便是与张载同时
的程颢,也常混淆心、性概念,使得后学者摸不着头脑。张载正是有感于儒学的这种理论缺憾,
因而提出了

张横渠人格结构学说探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