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泾县黄村镇蚕桑生产的现状与对策.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泾县黄村镇蚕桑生产的现状与对策摘要总结了泾县黄村镇蚕桑生产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当地的蚕桑生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蚕桑;现状;对策;安徽泾县;黄村镇中图分类号S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1)08-0321-01 黄村镇位于泾县西南部,,辖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组,总人口24359人,耕地面积2123hm2,,是一个以粮油生产为主导,蔬菜、蚕桑、畜牧和水产并肩发展的农业大镇。2010年末,,年蚕种饲养量3950张,产量158t,产值达395万元。与2007年相比,桑园面积减少50hm2,蚕种年饲养量下降2225张。 1蚕桑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生产成本上升幅度大种蚕桑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快、适应性广的产业,当年养蚕、当年见效,3年后进入盛产期,但受价格因素影响,蚕桑业历史上有3次大波动,每次茧价大幅波动都会有一批茧农弃桑或毁桑。因此,除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还大大挫伤农民的养蚕积极性,导致蚕农直接弃桑养蚕、外出务工,蚕桑产值、产量一直下降[1]。另外,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农村劳动力、蚕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大大降低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2]。 ,如农、工、贸多个部门和种养的诸多环节。生产发展由于缺乏缫丝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农、工、贸互相脱节,配套服务质量低、体系不完善,蚕茧质量也在逐年下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差。对于这些年来蚕茧价格的激烈波动,笔者总结出一套观察方法。1kg鲜茧价格高于15kg稻谷价格,那么鲜茧的价格必然回升;反之,鲜茧的价格必然回落。 、蚕农、缫丝企业缺乏有机联系,行业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意识最近几年来,由于蚕茧紧缺,只要到了茧熟期就有茧商挨家挨户收购蚕茧,而且价格往往比茧站的报价高,久而久之茧商和茧站之间经常进行激烈的收购大战。“分级定价,质优价优”的收购政策也由此无法真正、有序地落实[3]。蚕农对茧质意识淡薄,倾向于将蚕茧出售给收购价较高的一方,使茧质难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差,最终蚕桑市场上的产销环节陷入低质低效的恶性循环。 ,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多年来,蚕桑生产发展仅靠技术单位口头宣传引导。技术力度薄弱导致蚕桑生产发展缓慢。加之抗自然灾害能力弱,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在编不在岗,导致蚕桑产业发展迟缓。 2蚕桑生产发展的对策 ,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蚕桑产业是泾县黄村镇的传统产业,其中,王府村150多户农户都有养蚕经验,技术基础雄厚,起到一村一品、样板示范带动作用,让全镇广大蚕农体验到蚕桑业的发展潜力。因此,以示范户的发展优势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全镇蚕桑生产的发展[4]。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活动,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培训工作。重点对蚕桑示范户、养蚕技术能手进行培训,采取

泾县黄村镇蚕桑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9-09-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