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雨水集蓄利用规划设计.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4工程任务和规模


本次规划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分布在余姐河下游左岸,东西长约7km,南北宽约3 km。涉及大同镇的老湾、新湾、金马沟、杨庄等8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8126人,耕地面积6026亩。
工程区属月河左岸Ⅱ-Ⅲ级阶地丘陵区。区内地形平缓,海拔高程在320-500m,土壤为黄棕壤、水稻土,由于水利工程设施薄弱,长期以来一直遭受干旱灾害的威协,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阳安铁路、汉白公路由工程区南部通过,已建成村级公路网络,交通较为便利。

据不完统计,区内已有蓄水堰塘57口,其中万方以上大堰6口,。近年来已发展水窖150余口。
本次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对该区域进行全面规划,有计划的对地理位置优越,灌溉条件好的18口堰塘进行清淤增容,对堰坎和放水设施进行加固,设计恢复塘容15万m3;计划新修水窖350口, m3;衬砌砌灌溉渠道19条,。

工程位于月河北岸丘陵阶地区,地势平缓,土层肥厚,因为地理条件特殊,自然地形构成坡高水低,没有建设蓄水工程的条件,长期以来一直受干旱缺水的困挠,农业经济得不到应有发展。现采用非充分灌溉的模式,进行雨水集蓄型灌溉工程规划设计。这一地区水文条件是降雨量较丰,多年平均降雨量
850mm,造成干旱的原因是降雨时空分布与农作物需水过程不相匹配,二是缺少蓄水工程。现根据气象和地理条件,选用堰塘、水窖等小型、群体形引蓄水工程,增加调蓄水量,增强灌溉能力。符合当地水资源呈立体分布的特点。这种蓄、小、群的建设方式也易被群众接受掌握,工程建设简便易行。通过在该地区的实施,再进一步总结提高,然后向汉滨区同类型区域推广应用,对汉滨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非充分灌溉,发展节水型农业总结出成功经验。因此规划建设三条岭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很有必要。
据调查,该地区有灌溉设施的,粮食亩产约在700-800kg,无灌溉条件时亩产不足400kg,亩产相差较大。因此干部、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要求迫切,投工投劳积极性很高。采用坡面集蓄雨水进行节水灌溉,符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水文气象因素。也符合《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中提出在水资源紧缺地区,“节水灌溉应充分利用当地降水”。“节水灌溉工程的形式应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资源特点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的规定要求。因此,工程是可行的。

工程规模和开发方式

(1)灌溉定额的确定:
依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1,玉米采用点灌,灌2次,灌水定额90 m3/hm2;水稻灌6次,每次灌水定额400 m3/hm2。
(2)灌溉设计保证率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确定
依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1,集雨灌溉保证率取75%。
玉米采用人工点灌,;水稻采用“薄、浅、湿、晒”的灌溉方法,由《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

工程规模
经统计, hm2,其中水田187

雨水集蓄利用规划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文档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