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纪要.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卷心理学探新&##+ 年
总第(* 期,-./012134/52 67,2185941: 第! 期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纪要
王登峰侯玉波
(!" 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北京!##$%!;&" 北京大学心理系,北京!##$%!)
改革开放&# 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推动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并不排除从西方
变化,这种变化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心理学中获取对我们有帮助的东西。我们需要系统
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西方文化背景地学习西方的理论、概念和工具,树立科学的思想体
下建立的、针对西方人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所建立的系和从事心理科学研究的规范,同时需要系统了解
心理学,特别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工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特点,并把两者结合起来。
具能否直接应用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已经成为一个只是西方的理论、概念和模型是西方价值和西方文
无法回避的问题。至少在心理学的某些领域,西方化的产物,到了其它国家是不是适合仍是问题。中
的理论很显然不能适应中国的实际。以人力资源管国的心理学要真正发展,就必须为中国的经济建设
理为例,现在国内的很多机构照搬西方的理论模式, 和社会生活服务,离开了这个土壤,就不可能建立起
把它们用在中国人的身上,以为可以解决中国人自真正适合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理论。
身的管理问题,但实际效果并不佳。同样,在心理健*、心理学工作者既要探讨涉及中国人的心理学
康领域,西方的家庭治疗显然难以完整地反映中国理论问题,也要关心中国的实际问题,从个体、社会
家庭的实际,也难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因此,离开了变化和文化等角度探讨中国人的人格、家庭、管理、
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中国文化本身,我们就无法理解健康、人际关系等问题,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
中国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如果现在仍然沿用西方自己的贡献。与会者一致同意,由中国心理学会人
的心理学理论和概念体系,而不努力去探索中国化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和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
的心理学理论、概念和工具,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效果理学研究中心牵头,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研讨会每
就必然会受到影响,心理学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也必年都要举行,并发起“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专题,在
然会受到阻碍。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系最近一两年内征集和推进百篇系统反映心理学工作
统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并努力创建中国人的者进行中国化探索的论文,在国内外出版发行,推动
心理学的时候了。和示范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探索。
基于上述原因,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实际上,心理学工作者早已开始了心理学研究
中心、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联合中国化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成绩。例如,黄希庭教
发起组织了第一届“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学术研讨授领导的西南师范大学人格研究所开展的学生健全
会”,于&##’年!& 月&( ) *# 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人格的养成教育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
自西南师范大学的黄希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许观变迁研究、个人时间管理倾向研究已经取得了重
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时勘、张建新、中国社会要的成果。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
科学院社会学所的杨宜音、首都师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纪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