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交际的基本功能:传递信息2、角色冲突的主要表现:交际角色与潜隐性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是一种角色间冲突3、话语衔接的主要方法:语法衔接、词汇衔接4、“语用学”这一概念的提出: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最早提出(在1938年出版的《符号理论基础》中把“符号学”分成“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三部分)。5、社会功能角度对语言的定义: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6、交际主体的定义:言语交际的参与者,即从事言语交际活动的个人或团体。7、交际主体的角色分类:先赋性角色与获得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与潜隐性角色、经常性角色与依赖性角色8、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9、语境的内容涵盖:上下文语境(语音上下文、语义上下文、语法上下文)、情景语境(时间、地点、话题、方式、交际对象、潜在受话人)、社会文化语境(社会规范、文化习俗)10、语境的构成:11、话语的语用意义的特征:12、奥斯汀的著作及其主张:13、幽默的作用:增添情趣、化解矛盾14、幽默的三种表现形式:超常类比、出人意料、违反逻辑15、言语交际中安全原则的主要表现:话题安全准则、对象安全准则、地点安全准则、方式安全准则16、言语行为理论:英国哲学家奥斯汀的《如何用语词做事》发表,奠定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人们每说一句话,同时在施行三种行为:言内行为(交际主体说话或写字的行为,它传达话语的语言意义)、言外行为(主体通过说话或写字来显示自己的交际意图的行为,它传达话语的语用意义)、言后行为(主体通过显示自己的交际意图促使交际对象实施相应行为,它体现了言语交际的效果)。言外行为分为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宣告类。17、合作原则的提出者: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18、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三要素:交际主体、语境、话语19、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符号”,概念和音响就是符号的“所指”和“所能”,因而一种语言也就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学归属于符号学。语言就是语言活动减去言语。言语包括话语和言语行为。20、普通话的定义:即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1、社会文化语境的内涵与分类: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分为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22、词汇的理性意义与情感色彩:23、话语连贯的主要体现:话题集中和语义贯通24、话语语言意义的特性:概括性和模糊性25、语言行为理论奠基的代表及其代表作:26、主体规则中的关联准则的针对对象及内容:27、利奇的“礼貌原则”包含的六项准则: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28、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29、言语交际中的家庭道德准则:30、言语交际中的公共道德准则:要求个人的言语行为应与公共道德和公众利益相一致,言语交际不得违背公共生活准则,不得破坏社会文明风尚和公共生活秩序。主要包括:讲求语言文明、杜绝语言歧视、阻止流言扩散31、“含蓄”的两种表现形式:“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未尽意亦未尽”32、话语的意义:语言意义、语境意义、语用意义33、主体规则包含的四种原则:诚信原则、角色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34、话语规范准则的具体体现:连贯、简明35、话语中文字特有的表现手段:排列、变形36、话语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形成均衡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比例均衡
言语交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