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古文复习
点此播放讲课视频
阅读[甲][乙]两段材料,完成6—9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三戒黔之驴》)
【乙】临江之人,畋(音tián,打猎)得麋麑(音mí ní)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音dá,惊吓)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致死不悟。(《三戒临江之麋》)
,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2分)
A 益习其声 B 驴不胜怒
普少习吏事亦荆吴形胜之最也C 虎因喜 D 以为神
问塔动之因以为犬良我友
E 自是日抱就犬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A E
“蹄之”的“蹄”用法不同
的一项是( )(2分)
,驱之别院
A
点此播放讲课视频
。(4分)
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②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①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本领似的。
②(它)看见在大路上有一群野狗,数量很多,跑过去想跟他们玩耍。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6—12题。
【甲】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分)
①香远益清②陶后鲜有闻
③宜乎众矣④犹有花枝俏
①传播得远②很少③应当④还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2分)
“爱物显志”,陶渊明爱菊可见其向往隐居生活,世人爱牡丹可见其追求富贵荣华,那周敦颐为什么喜爱莲呢?(2分)
?(3分)
7、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8、周敦颐喜欢莲花高洁傲岸的品格。
9、①“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通过描写环境的严寒、恶劣侧面衬托梅花的不畏严寒的品质;②“她在丛中笑”一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梅花甘于奉献的精神。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 期末古文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