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人体老化的显著表现之一就是肌肉质量减少。50岁以后,人体肌肉质量每年下降1%~2%,70岁时,人体肌肉质量较青年时期约下降40%。肌肉力量下降更为明显,%,60岁后每年下降3%。骨骼肌既是运动器官,又是蛋白质储存库,也是主要的糖代谢组织,因此,肌肉减少对人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肌肉减少与患者跌倒、生活能力下降、伤口延迟愈合有关,增加患者的不良预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残障率和死亡率,增加医疗费用。存钱不如存肌肉运动治疗运动有确切的疗效。国内外专家推荐:中老年人除了坚持每周5次有氧运动、总运动时间≥150分钟/周,其中包括每周至少3次持续20~30分钟的抗阻运动;慢病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健康情况尽可能多地活动。概述有氧训练是指采用中等运动强度、大肌群、动力性、周期性运动,以提高机体氧化代谢运动能力的锻炼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康复、各种功能障碍者和慢性病患者的全身活动能力训练以及中老年人的健身锻炼。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越大,可持续时间就越短: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较高5min(50%有氧代谢)高15min(80%有氧代谢)中30min(90%有氧代谢)低强度(走)2小时以上(接近100%有氧代谢)有氧运动的根本目标:以安全有效的运动来增进身体功能并提高活动能力。运动不足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也加速了其他慢性疾病的发展,而经常从事中等强度的锻炼,就可以有效的改善健康状况。选择中等强度运动的生活方式比改善某种素质,譬如提高耐力水平、增加肌肉力量更易达到健身锻炼的目标。运动疗法(有氧运动)生理作用(心),改善体力。(外周效应起主要作用)、心脏每搏量,降低亚极量运动时的心率,改善心功能。(中心效应)。训练机制中心效应指训练对心脏的直接作用,主要为心脏侧支循环的形成,冠状动脉供血量提高,心肌收缩力提高。外周效应指冠心病康复时心脏之外的组织和器官发生的适应性改变,是公认的各类心血管疾病康复的机制。康复对心血管的有益作用是心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所不能替代的。康复治疗作用机理(肺),改善或维持体力,增强运动耐力。(外周效应)。(中心效应),清除分泌物。,改善全身状况,减少复发和并发症,改善或稳定病情。
有氧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