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76 心理科学 2003 年第 26 卷第 4 期
智力理论的新进展及其教育涵义
张常洁.
(浙江工业大学,杭州,310032)
摘要当代智力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从静态智力观走向动态智力观、从纯智力观走向文化智力观、从
单维智力观走向整合的智力观。这些新进展给予教育新的启示:智力开发能成为教育的现实的目标;正确认
识个别差异,实施多元评价;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发智力;将智力开发当作系统工程。
关键词:智力智力理论智力开发
学提供了新的启示。
I 引言
2 智力理论的新进展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已渐趋成熟,但其中的某
些领域虽经多年的探索研究,却依然处于论争时期 从静态的智力观走向动态的智力观
而缺少定论。智力研究就是这样的领域之一。自心理测量学智力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就是,智
19 世纪后叶高尔顿对人的个别差异的研究引出智力是稳定的。正因为稳定,所以才具有测量的可能
力研究以来,关于智力的理论和观点层出不穷,可以性和必要性,其基本价值追求是测量的预测效度。
说流派林立,纷争迭起。有人认为这是学科发展不研究取向以因素分析为主,着重于对短暂的内部结
成熟的表现,但在笔者看来,恰恰因为如此,智力研构的探究,试图找出智力的构成因素。’无论是斯皮
究才成为心理学中最具活力,最有朝气的领域。尔曼的双因素论,还是瑟斯顿的群因素论,或者吉尔
智力研究从发端开始,就产生了众多理论。但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均为对智力因素的静态分析。
在 20 世纪上半叶,心理测量学的智力理论占据着明时至今日,这种静态的智力观已为大多数心理学研
显的优势地位,这使得大批心理学家投身于智力因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所摈弃。从 20 世纪六十年代兴
素的分析,试图从智力的外部行为表现中找出智力起的信息加工理论的智力研究开始,智力研究转向
的本质。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形成了一批极具影着眼于对认知操作起作用的心理过程的研究,研究
响力的智力理论。主要观点有:智力是稳定的,具有智力在具体的认知操作活动有关的心理过程中的表
预测效度;智力由一些基本因素构成;智力是先天现。这类研究形成了动态的智力观。
的,与知识经验等后天因素无关;即使智力能发展, 动态的智力观认为:智力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
也只是人生早期的事。这些观点因智力测验的广泛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素分析存在明显的问题。
流行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不久,人们就发现只注重智力的外部行为表现,或智力的产品,所得出
智力测验并没有产生预期的预测效度;并且随心理的只是智力外部行为的因素结构,而非支配这种外
学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这种智力理论也暴露出了部行为的内部心理结构。智力活动的本质在于其在
它的缺陷:难以对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功能。智力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
这种智力理论遭致广泛的批评。心理学家们开始从可以变化,而且必然会产生变化的。在人的一生中,
应用的角度,从智力开发的角度研究智力。布鲁纳、智力会随生理素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以及社
赞科夫等著名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发展心理会因素的作用而变化。这种变化既可能是遗传编定
学、教育心理学中的智力研究蓬勃兴起。然而这些的程序作用的结
智力理论的新进展及其教育涵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