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勐汞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月考思想品德试卷姓名 班级 座位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字母填入相应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法律这个规则,其作用的发挥靠( )。A、舆论的力量 B、习惯的力量 C、信念的力量 D、国家强制力2、2013年5月3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市长黄胜受贿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黄胜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表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违法行为必受刑罚处罚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要“告别”这一交通违法行为,每个人应该( )。A、学会团结协作 B、积极参与竞争 C、增强守法意识 D、完善交通设施4、与道德、纪律相比,法律最为显著的特征是( )。A、依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 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D、只对违法人员具有约束力5、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B、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法律的保障C、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 D、我国的法制不够完备6、自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列入犯罪行为以来,我国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及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这充分说明( )。A、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C、违法和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D、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核心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对全体违法人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8、五名无业人员在公共场所散发传单,散布世界末日来临的谣言,制造了社会恐慌。2012年12月14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公安分局依法对他们作出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五名无业人员的行为( )。A、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B、应受到刑罚处罚C、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D、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9、2013年4月8日,浙江警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散布H7N9疫情谣言的柳某等三人给予拘留的处罚。柳某等三人的行为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违宪行为10、刑事违法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它是( )。A、违反民法的行为 B、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C、违反刑法的行为 D、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11、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A、严重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刑罚当罚性 D、违法多样性12、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属于附加型的是( )。A、管制 B、有期徒刑 C、罚金 D、无期徒刑13、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 )。A、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B、都要承担
第四单元+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月考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