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古诗词竞赛试题.doc:..初一古诗词竞赛试题(满分100分)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5分)。1.《次北固山下•王湾》,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不给分)。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同肘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行”字为线索(春行也可)早春美景3.《》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深秋晚景图4.《》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5.《》中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诗是由当前离别愁苦相聚的欢乐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的憧憬。6.《》中哪两个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两个笼字乙《》本文的体裁属于 ,浣溪是 o词;词牌名&《》诗中的“阴”“阳吩别指 、 山北;山南9.《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10.《》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国破或破11.《》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 ”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 o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破;满目凄然12.《使至塞上•王维》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表达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①这幅图画具有美:①图画的构图美。②美的具体表现: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13.《观书有感》是 代诗人 .南宋;朱熹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甦丄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旦展易。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富有哲理性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6.《》 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O莫言下岭便无难,一山放过一山拦17.《》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 。诗人杜牧和 合称“小李杜”。周瑜;李商隐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它是 (谁)写的 (哪首诗)。文天样《过零丁洋》19.《》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_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0.《》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21.《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中你是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的?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22.《》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老骥伏畅,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3•默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4•与“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5.“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或《诗》《书》《礼》《易》《春秋》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50分)(A),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B.“造化钟神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啲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C.“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休验。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C)2.《游山西村•陆游》,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检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祐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初一古诗词竞赛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