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骄傲,我是中国小公民”班会教案
活动时间:
活动目的: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明确“公民”的内涵;认识到作为中国公民,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要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发展联系在一起,决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板书课题
二、播放课件,进入班会主题。
1、材料展示:
1990年5月,北京二中的学生梁帆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参加了在荷兰诺维克举行的主题为“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见面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有来自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的儿童代表。当梁帆看到宾馆门前的旗杆上悬挂着其他50多个国家的国旗,唯独没有看到代表中国的五星红旗时,急切地找到活动组委会的一位负责人,礼貌但坚定地问:“对不起,请问怎么没有看见我们中国的国旗?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在这儿!”
负责人被梁帆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当即派人升起了中国国旗,并夸奖梁帆道:“你是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问题设置:(1)“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在这儿!”体现了梁帆的什么意识?
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
(2)你对“公民”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公民只有国籍之分,没有年龄限制。
(3)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才能不失一个“中国公民”的形象?(小组讨论交流,找代表汇报)
①作为中国公民,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我骄傲,我是中国小公民”班会教案 一年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