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利弊摘 要: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控制关键性枢纽工程,是流域关键性水资源配置工程,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由桂澳合作、两广合作的重大工程。工程坝址位于珠江流域黔江河段大藤峡峡谷出口(即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弩滩村),与桂平黔江大桥相距约 公里。 本文论述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的利与弊问题。关键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利弊;可持续发展;前言水利工程是指用于控制与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及地下水,为了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的建设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伴随着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水利工程从建设到建成之后的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都会对周边的环境都会有不可估计的影响。在利与弊的权衡之下,会使不得不我们做出选择。[1]1、大藤峡水利工程概况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任务是以防洪为主要、水资源配置与发电并重,结合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枢纽防洪库容 亿 m3,电站总装机 160 万 kw, 多年平均发电量 kwh, 水库灌区总灌溉面积 hm2,总库容 亿 m3。枢纽建筑物包括黔江主坝、南木江副坝及黔江副坝。泄水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发电建筑物及过鱼建筑物主要布置在黔江主坝;灌溉取水口及部分泄水闸布置在南木江副坝上;黔江副坝为单一挡水建筑物。黔江拦河主坝坝顶高程 ,。主要由泄水闸、挡水坝段、船闸坝段、河床式发电厂房及其事故门库坝段组成。工程正常蓄水位61m,死水位 ,,水库总库容为 亿 m3,防洪库容 15 亿 m3,调节库容 亿m3(具有日调节能力), 亿 m3。工程与龙滩联合运用,有效地调节西江洪水,大大削减洪水重现期,加大抵御能力。[2]工程设计总投资 亿元,其中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为 亿元(不含水土保持投资),其中已经纳入主体工程的投资为 亿元,新增环保投资 亿元,考虑水土保持投资 亿元,本工程环境保护静态总投资为 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 %。[3]二、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利1、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可行性在可研阶段由河流地形地质条件,工程有两个备选坝址:一个是上坝址,在大藤峡谷出口下游约 1000m 处;一个是下坝址,在距上坝址下游约1080m 处。对两坝址的地质地形条件、水库淹没及占地、工程布置和施工条件、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综合进行比较和选择,下坝址优于上坝址。根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意见、梯级水位衔接、防洪、水库淹没、航运、水资源配置等对水位的要求,﹑﹑﹑ 四个方案。从环境影响方面,随着蓄水位的升高淹没面积的增大,环境影响也增大,但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综合梯级水位衔接、防洪、水库淹没、航运、水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因素考虑,选取61m 的蓄水位是合理的。 工程的库区不在生态功能区的范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航运发展、旅游等相关规划和工程相协调。[4]大藤峡的库区地表水水质状况良好,均能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的 II-III类水质要求。
浅析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利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