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沥青三大指标分析要点.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沥青三大指标分析要点
摘要详细归纳了做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三大指标试验中习惯的、不经意的试验操作,分析了这些经验做法的弊端,用试验数据提出三大指标试验中的疑难问题,参“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个别细节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操作精确度
三大指标工程试验操作点评
沥青针入度、延度、,这一批沥青都判为不合格而不能在重交通路面中使用,可见其重要性。然而,我们在工程试验中常见有这种现象:沥青三大指标试验理论上大家都很重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觉与不自觉的采用着另一种习惯做法(见表1~表3)。
针入度试验
习惯做法
引出后果
点评分析
针身上涂有大量黄油或凡士林
针入度值测试偏大
阻隔剂多了,测出的针入度不是沥青的而是阻隔剂的针入度
连续多次试针距离<10mm
针入度值测试偏大
针孔距离过近,破坏了沥青原有结构组成
养护时间过长(~ h)
针入度值偏小
水中浸泡时间过长,油分散失,沥青组分发生改变
向模内注入沥青过少(<杯高的1/2)
容易损坏针入度试针
没有沥青的抗力,试针做“自由落体”运动
mm筛过滤的沥青做针入度试验
针入度值离散性大
沥青密度不均,组分不匀,针入度值时大时小
沥青中进入气泡
针入度值测试偏大
致密的沥青结构变为“海绵结构”使其针入度值变大
仅仅在试样中心扎针
针入度值测试偏小
概率统计表明:针入度试模边缘较中心测出的针入度值偏大
改性沥青用红色的酒精温度计测试
试验精度差
红色酒精温度计多用测试温度低温区域
试杯内的水不搅拌
有温差效应
同一烧杯内有温度梯度
未使用冰块降温至5℃,而在常温下直接做试验
试验结果离散性大
这种做法使软化点高于或低于或等于“规范试验”的结果,因而有不确定性
沥青软化点>120℃时,软化点试模不加热用沥青直接注模
软化点测试偏小
热沥青与试模的粘结较冷却时粘结为牢固
软化点底板阻隔剂过厚
软化点测试偏小
阻隔剂占据了模内沥青的位置形成空洞
软化点膜内涂隔离剂
软化点测试偏小
沥青有隔离剂保护,遇热自然会剥离
不注重加热速率,试验结果随电炉大小而定
电炉功率大软化点测试值大,反之亦然
每分钟加热速率上升5℃
延度试验
习惯做法
引出后果
点评分析
沥青沉入底槽还在继续试验
延度值不真实,测试偏大
未向水槽中放盐,沥青的拉伸为“分段进行”,其值自然偏大
试模表面用刮刀刮后其表面呈波浪状痕迹
延度值离散性大
过热的刮刀和重复刮划,其表面产生“波浪”,沥青密度此疏彼密,延度变大变小不确定
沥青注模前在延度侧模与端模壁上都涂阻隔剂
延度测试值偏小
沥青与试模的粘结面变小了,其延度值会变小。
下面以软化点试验为例,说明习惯操作的不可靠性。
◆试验1
拿一把才从计量局买来的红色的酒精温度计(10根),另有1根水银标准温度计,将其全部插入热水中,3min后看温度显示数据,发现:
★红色温度计没有1根数值是完全相同的。
★ 10根红色酒精温度计最大差值达4℃。
★红色温度计平均值较水银标准温度计量度相差2℃。
试验

沥青三大指标分析要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2-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