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
《金属工艺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2年12月6日修订
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的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基本的工艺设计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察学生对金属工艺学的基本理论、机械制造的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相结合。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教材
本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成人教育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必修课程《金属工艺学》。
本课程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
主教材:《金属工艺学》(上、下册) 上册:严绍华主编
下册:张学政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6年2月第一版
辅导教材:《金属工艺学学习指导》鲁桂兰编写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6年2月第一版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金属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3个角度来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金属工艺学的基本理论、机械制造的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实际的工艺分析能力。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 改错 10% 、填空20% 、选择 20% 、问答20% 、作图20% 、填表 10%。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绪论
一、重点名词
金属工艺学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机器制造过程。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一般掌握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与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热加工
第一章金屑材料的基本知识
一、重点名词
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力学性能的概念。力学性能主要指标的符号、单位、物理意义与试验方法。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纯金属的结晶过程。冷却曲线和过冷度。晶粒、晶界、晶格、晶胞、晶面的概念。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合金的相结构。二元合金相图的概念。
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相、特性点和特性线。典型铁碳合金的组织转变。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5钢的热处理
热处理的基本概念。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目的、工艺特点及应用。钢的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三、一般掌握
含碳量和常存元素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钢的分类、牌号和用途。
第二章铸造
一、重点名词
充型能力和流动性的概念。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灰铸铁件:灰铸铁的分类、牌号、组织和性能特点及应用。铸铁的石墨化。孕育处理。灰铸铁件的生产特点。
球墨铸铁件:球墨铸铁的分类、牌号、组织和性能特点及应用。球墨铸铁件的生产工艺和铸造工艺特点。
可锻铸铁件:可锻铸铁的分类、牌号、组织和性能特点及应用。可锻铸铁件的制造过程和铸造工艺特点。
蠕墨铸铁件和合金铸铁件。
铸铁的熔炼:冲天炉的工作原理。铁水温度和化学成分的控制。
铸钢件、铜合金铸件和铝合金铸件生产。
铸造工艺规程设计的意义、内容及步骤。
常见手工造型方法的选择。机器造型和造型生产线。铸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铸造工艺图的制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铸造工艺参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收缩率、铸造圆角等)的确定;型芯设计。铸造工艺图实例。
三、一般掌握
、特点及应用范围。铸造方法分类。
充型能力和流动性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影响充型能力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提高充型能力和流动性的主要措施。
收缩的概念。铸造应力、收缩对铸件质量的影响。缩孔、缩松、变形、裂纹等铸造缺陷的形成机理和防止措施。
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低压铸造、压力铸造和离心铸造等特种铸造方法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
第三章锻压
一、重点名词
自由锻模锻板料冲压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金属的塑性变形
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单晶体与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冷变形与热变形的概念。锻造比与锻造流线。金属锻造性能的概念。
自由锻的特点和应用。
坯料的加热和锻造温度范围。
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绘制锻件图;确定变形工序;计算坯料的质量和尺寸;选定锻造设备等。
典型锻件自由锻工艺过程实例。
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高合金钢的锻造特点。
模锻的特点和应
+金属工艺学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