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计算机有内隐记忆吗人与计算机的初步比较研究.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心理科学 200 1 年第 24 卷第 1 期
计算机有内隐记忆吗?
—人与计算机的初步比较研究
郭秀艳林颖李林杨治良
( )
摘要本实验参照忆研究方面的一个经典实验(杨治良,1991),以无意义音节为
材料,运用信号检测论的方法,对计算机是否存在内隐记忆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
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计算机只有单纯的 100 % 正确的回忆效应,不具备内隐记忆本研究为探
明计算机的记忆特点作了初步尝试,同时也从一个新角度再次证明了内隐记忆是独立于外显
记忆的客观存在。
关键词: 内隐记忆回忆效应
信息加工的观点贯穿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_
1 引言
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
计算机是死的机器, L 系统作
较吗? 为信息加工系统,人与计算机在功能结构和过程上,
在 1956 年,N cw ell,Shaw 和 Sim on 成功地编写确有许多类似之处。N ew ell和 Sim on 对此提出了
了历史上第一个模拟人解决问题的计算机程序—迄今最为完整的说明。他们认为(N ew elanSi-
“逻辑理论家”(LogiTheorist,简称 LT )。它模拟人 m on ,197N ew cll,1981Sim on 1981),无论是有生
证明符号逻辑定理的思维活动,最初对 N A 命的(人)或人工的(计算机)信息加工系统都是操纵
W hitehead 所著数学名著(数学原理》第二章的 52 符号的。信息加工系统都以符号结构来标志其输人
条定理中的 32 条成功地作出了证明,后来经过修和输出〔’二,而符号的输人和输出就是记忆中的贮存
改,又证明了全部 52 条定理。这个成就在学术界引和提取。由此可知,从计算机的诞生之日起,它就与
起巨大反响《逻辑理论家》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成记忆紧密联结在一起了,记忆始终是计算机钾能活
功的人工智能系统,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个依据人解动的核心部分
决问题的启发法主要是逆向工作策略来编写的计算同样,记忆也是人心理活动的核心部分因此
机程序。(逻辑理论家》的成功有力地支持了信息加人脑与电脑的比较从记忆人手应该是切中要害的
工观点及其在心理学中的贯彻〔L〕。 8 0 年代之后,研究者们提出了“多重记忆结构”
从那以后,人与计算机的类比就悄然兴起了,至这一术语[Z] 意指记忆的不同类别或组合。以及功
今已经历时四十余载。能相互独立的过程所引发的性质不同的记忆效果
那么,活生生的人与机械的计算机比什么呢? 另外,为了区分传统记忆与新发现的记忆,根据它们
这种比较又有什么价值呢? 众所周知,达尔文对高各自相对独立的功能和性质,研究者们把前一种记
级的人与次高级的猩猩进行过比较,两者比较的是忆命名为“外显记忆”,后一种命名为“内隐记忆”
生物的机体,通过人畜的这种比较及其他不同物种、外显记忆把记忆看作是人们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的
类别的许多比较后,人类找到了自身的起源。而人外显恢复,其学习过程是通过检验有意识的假设来
与计算机比较的是智能方面,换言之,比较人的心理发现规则。而新发现

计算机有内隐记忆吗人与计算机的初步比较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