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 PsYchologi Scienc 2004,27(3):765 一767 7 65
试论心理学研究的人文视野
余小茅‘
(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遵义,563002)
摘要自 1879 年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心理学研究的唯科技取向越来越彰显,。本文提出
心理学研究的人文视野,以拓宽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使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关注人的心灵成长的“一幅具有人的面孔的心理
学。”
关镇词:心理学研究方法论人文视野
界,只能让一般公众望(读)而生畏、敬而远之,这与心理学在
1 引言
人们心目中的过高期望形成相当强烈的反差。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 Ebbinghaus)曾在 1885 基于此,现在该是到了迎来别一种风格与面孔的心理学
年就指出:“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的时候了,即一种具有人的面孔的心理学(psychologw ita
此时离心理学挣脱哲学母体的“脐带”(1879 年)也不过短短 hum aface),一种让人感到亲近又可爱的心理学。为此,笔
数载。如果说艾氏此说在当时还颇有前瞻惫识和未来眼光, 者认为必须进行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转向,从以前纯粹科学
那么此后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心理学果真有如人们所期许的实证的方法论转向注重多元并存与人文关怀的人本主义方
那样发展成为像数学家、物理学那样规范严谨的科学? 抑或法论,从以前关注心理世界中可实证、可量化、可观测的科学
是准科学? 尽管形形色色的各派心理学纷纷登场,但它们却视野转向心理世界更深邃、更广泛、更迷人的人文视野。在
有一个共同的魂—“科学魂”,以科学实证为其共同的方法心理学的人文视野中,正有一片诱人的处女地等待人们开
论基础。在科学实证的名义之下,心理学研究的视野(域)被垦,诸如梦幻、直觉、体验、原型、神话、信仰、价值等等,由于
窄化,甚至出现研究的盲点:一方面只注重研究对象的可实它们很难用科学实证方法来研究,因而被正宗科学心理学抛
证性、可观测性、可重复性等等所谓堂而皇之的科学视野诸九霄云外。人文视野中的心理学,正好弥补前者之不足,
(域);另一方面又将神秘莫测、多姿多彩的心理世界中的种将它们尽收囊中,无愧于直面心灵真实与真实心灵的心灵心
种体验、内省、直觉等非科学性领域排斥在外。笔者力主心理学。我想台湾学者张春兴先生将心理学看作是“超科学的
理学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并存与多元的心理学,对人们在心理科学”川,其深蕴也在于此吧!
学研究中被长期放逐的视野即心理学研究的人文视野作些设若我们不再拓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视野,尤其是人文视
初浅的分析,以拓展人们研究心理学的视野。野,心理学研究领域就有被别的学科所占领的危险,传统正
2 一个转向: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转向—人文宗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就有可能成为无人喝采的闭门造车
与孤芳自赏,科学心理学遂有演变成见物不见人的无心心理
视野
学的结果。而人文视野的引人,心理学研究领域将为之一
在科学(学术)研究中,方法论处于基础的起支配性的地亮。以前躲在黑暗之处的心理(心灵)现象将走进人们的研
位。基于方法论之上的概念演绎与体系建构其实就成为科究视域,采用多元参照与散点透视的方法
试论心理学研究的人文视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