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4 3 心理科学 2000 年第 23 卷第 3 期
遗忘症记忆障碍脑成像技术定位研究进展’
王常生蔡幼栓
() (解放军总医院 M R [)
1 引官
脑 puterizetomographyC 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ositroEmissioTom ography,PET )和磁共振成像(!M iresonancim agingM R I)三项无创
伤显示人大脑结构的影像学技术。尽管这三项技术出现不过才2。
临床应用方面已显示出巨大潜力。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将这三项技术应用于记忆功能和遗忘症损
伤定位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与传统病理学方法相比较,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为此,本文拟综
述近年来有关应用 CT 和 M R I对遗忘症记忆障碍进行定位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并与传统神经病
理学方法作一比较。
2 脑成像技术概述
2 . C T 技术概述
C T 是一种常用医学影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采用 X 射线束从多个方向沿着颅脑某一选定断
层层面进行扫描,通过测定透过该层面的 X 线量,经数字化后由计算机处理获得该断层层面组织
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然后重建颅脑各断层图像。与传统的 X 线影像术比较,CT 密度分辨力
提高 10 倍以上,可直接显示普通 X 线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图像清楚,解剖关系明确,对病变组
织显示好。因此,采用 CT 可明显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尤其对颅脑疾病有更高的诊
、感染、脑血管病、先天畸形、肿瘤等。同时,由于可获得各种正常或病变组织的 X
线吸收系数,因此可进行定量分析,也可通过改变图像灰度等后期处理技术,选择性观察某些正常
或病变组织。
2 . M R I 技术概述
M I也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亦称核磁共振成像术(N M R I)。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原子核的自
旋特性,采用特定颇率的射频脉冲无线电波来激发磁场中某种原子核,使之发生共振吸收当射频
脉冲停止后,原子核释放所吸收的能量,驰豫到原来的排列状态。此时,便产生射电信号,因而可获
得组织中运动质子的密度差的分布图像。
与(井技术一样,M R I技术比传统的影像术具有更高的分辨力,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 CT 更
高,能清楚地显示出大脑皮质与髓质,能直接显示大血管等等。在适应症上,对多发性硬化症等一
类脱髓鞘病优于CT ;对脑外伤、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等与 CT 等效,尤适应于脑梗塞、脑肿瘤的
早期诊断;但对硬膜下血肿优于 C f。在成像技术上,能够直接多平面成像,
通过选用不同的脉冲序列使不同的组织间形成对比;对检查者与被检查者无 X 线损伤,等等。但
与 CT 相比,也有一些局限性,如对钙化和脑膜瘤等显示不好,设备昂贵,检查时间长,不能显示骨
组织的细微变化等。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 39970226)
万方数据
第 3 期王常生等:遗忘症记忆障碍脑成像技术定位研究进展; -l5
3 遗忘症脑成像术与传统病理学定位方法比较
在现代脑成像技术发明以前,有关人的大脑记忆现象定位的理论
遗忘症记忆障碍脑成像技术定位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