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主编张会平副主编祝玉红刘晨男序言序言21世纪以来,基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迫切需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门强调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了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教育,过去五年,高等学校培养MSW的总体规模在逐年扩大。MSW教育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措施,肩负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社会治理人才的历史重任。社会工作是一门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的学科,因此,以培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是否贴近社会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当是衡量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强化教学管理,注重教学管理质量与效果是保障MSW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除了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技巧之外,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过去十年,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在本土化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是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却远远落在后面,一线社会工作服务在解决伦理困境方面迫切需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根据国内外专业硕士学位发展相对成熟的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两个学科的经验,案例教学已经成为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标志性教学和研究方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也在大力倡导和推动各高校加强案例教学在MSW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社会工作伦理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一大优点,是能将枯燥的专业守则和职业道德融入生动有趣的案例之中,预先设想了学生在今后的社会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尽管西方国家设立MSW项目的历史较悠久,但是它们的案例与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序言作为MSW教育的一线教师,笔者自2011年开始承担“社会工作伦理”课程的教学工作,深感当前严重缺乏符合我国专业伦理发展现状的案例教材。基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对专业硕士开展案例教学的要求和系统培训,笔者在“社会工作伦理”课程中逐渐尝试案例教学法,并得到学生的肯定。同时,笔者还与参加课程的学生一起深入社会工作发展较快的地区,调研我国社会组织专业人员在从业时的伦理意识和实践现状,从而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另外,笔者的两位同事也在他们的课程教学中不断探索不同领域的伦理议题,同事间的合作共享,进一步丰富了笔者在社会工作伦理案例教学中的实践。社会工作者在遇到伦理困境时,通常会在基于一定事实的情况下遵循一些基本伦理原则而做出伦理抉择。本书涉及的伦理抉择的依据主要有:(1)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2)《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3)拉尔夫·多戈夫(RalphaDolgoff)、弗兰克·()和唐纳·哈林顿(Donnaharrington)提出的伦理原则筛查方法(EthicsPrincipleScreening,2005E);(4)雷默(Reamer)的伦理抉择过程;(5)弗兰克·M洛温伯格和拉尔夫·多戈夫的伦理抉择模式;(6)库瑞(Corey)的伦理抉择模式;(7)通用决策模式等。本书正是在以往课程讲义和调研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它是为MSW提供社会工作伦理案例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社会组织管理人员和一
《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序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