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学刊 2003 年第 4 期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仲富民措施与小康社会建设
宋玉顺
(临淄成人教育中心,山东淄博255400)
! 摘要 1出于富国强兵的政治目标而主张富民,这是管仲及其学派的重要思想。他们讲富民,不是空头说教卜而是顺
应时代潮流,推行改革,调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经济,实施富民措施
同时,注重租税制度改革减轻百姓负担。修政惠民,关注民生。这一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有重要借鉴价
值
[ 关恤词]管仲;治国;富民;小康社会
f 中圈分类号 1B 2261 【文献标识码 1A [文章标号]10 02 一3828(2003 )04 一0022 一05
出于富国强兵的政治目标而主张富民,这是管仲及其学派的重要思想。“凡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必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
国》)这一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当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管仲讲富民,不是空头说教,而是顺应时代潮流,推行改革,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生产关系,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经济,实施富民惠民措施。其内涵丰富,择其要
者列举如下:
一、实施改革,解放生产力
1 .“均田分力”,耕者有其田
齐国在春秋早期,其领主制经济出现严重危机,《诗经·齐风》云:“无田甫田,维芳骄
骄”,说明领主制的公田已野草横生,良苗不育。农业生产萎缩,国家租税减收。为此管仲提
出了“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的改革方案。“相地而衰征”即视土地好坏,实行差等征收租
税。从表面看似乎是一种租税改革,其实,却是一次生产关系的大调整。齐国在实行“相地
而衰征”的同时,还益之以两种配套措施,即《管子·乘马》所说的“均地分力”和“与之分
货”。所谓“均地分力”即指废除“公田制”,把公田的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实行一家一户
的个体经营。这种经营方式,无疑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诚如《管子·乘马》所言:“均地
分力,使民知时也”。他们会知道季节的早晚,光阴的紧迫,“是故夜寝蚤起,父子兄弟不忘
其功,为之不倦,民不惮劳苦。”从而纠正了昔日农民在“公田”劳动时,那种“不告之以时而
民不知,不道之以事而民不为”的消极应付态度。所谓“与之分货”,就是劳动者与土地所有
者分货,变劳役地租为分成制实物地租。由于“与之分货,则民知得正(征)矣;审其分,则民
【收稿日期 2003 - 05 一13
[ 作者简介! 宋玉顺似943 一),男,山东淄博人,临淄成人教育中心高级讲师临淄齐文化研究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22
万方数据
知尽力矣。是故不使而父子兄弟不忘其功”(《管子·乘马》)。
齐国实行的这种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这实质上是改变了奴隶占有制和领
主占有制的井田制,代之而来的是新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和剥削方式。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
下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改革。这种改革人民虽然还没有摆脱受剥削的命运,但对一无
所有毫无人身自由的奴隶或虽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仍受着残酷的劳役剥削的农奴来说,
毕竟是取消了枷锁,获得了完全的人身自由,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某种程
度上解决了“耕者有其田”的问题,满
f先富民--管仲富民措施与小康社会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