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材分析教材第100页例3教学“1减几分之几”。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很容易理解1可以改写为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这样减法就不会有困难了。不过教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点仍然安排了直观图。三、学情分析每个学生都有过“过生日”这种愉快的情感体会,利用这一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主动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引导,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生成知识、掌握知识。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五、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难点:理解算理,正确计算。六、教学策略与手段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七、课前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八等分圆的图片等。八、教学过程(一)课前练习1、谈话激趣:这几天我们一直学什么(生答,师板书:分数)。现在老师心理想的、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分数。2、课前复习:(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1、出示分吃生日蛋糕的情景:导入:小熊今天过生日,全家为他准备了生日蛋糕,熊妈妈将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熊哥哥吃了2块,熊弟弟吃了1块。师:从上面的图画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熊哥哥吃了蛋糕的2/8,熊弟弟吃了蛋糕的1/8)2、师提出问题:“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①熊哥哥和熊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②熊哥哥比熊弟弟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③这个蛋糕还剩下多少?……3、选择第一个问题来解答师:我们先来解答第一个问题?(请一个学生回答并把算式写在黑板上)(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1、教学分数加法(例1)(1)同桌讨论:1/8+2/8等于多少?(2)操作验证答案若出现3/16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若出现3/8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集体验证:①师拿出一张圆形纸,已分好8等份,找出1/8和2/8,看看它们的和是多少。②观察并讨论:和是多少?为什么?③汇报交流,思路可能有:a、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3/8;b、2/8是2个1/8,2个1/8加1个1/8是3个1/8,也就是3/8(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随时用自己的教具进行示范解说)(注意:如果学生只能想出第一种思路,可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分数知识来表达“涂了2份”、“涂了1份”的意义,引出第二种思路;如果学生想出了两种思路,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对两种想法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两者是统一。)【④引导辨析:1/8+2/8的结果为什么不是3/16?围绕问题:“蛋糕分的总份数有没有改变?”来讨论。(蛋糕分的总份数没有变,只是所占的份数增多,分母
1减几分之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