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活垃圾处置2011年以前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及2012年的工作意见为了使新建巢湖市政府及市城管局能够在区划调整后了解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建设、运行进展和今后的工作思路情况特作一下总结和汇报:一、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基本情况及总结生活垃圾处理填埋场系2002年立项,由城市建设研究院设计,占地375余亩,场区最大容积351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27年。工程计划总投资6938万元,设计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400吨,处理垃圾渗滤液300。目前,每天处理的生活垃圾数量近360吨,垃圾渗滤液300吨。无害化处置率80%以上,为市COD节能减排700吨/年。(一)项目建设情况。(1)资金构成及落实情况:,其中申请国债资金21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2838万元,银行贷款2000万元。截止2011年8月实际到位国债资金30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2530万元。(2)工程建设及完成情况:2004年12月底正式开工。2008年5月建成了一期工程,并投入试运行。目前二库区主体工程于2010年11月完工验收合格,附属导渗结构层工程目前正在施工过程中。(二)运行情况。(1)填埋区运行:1、实行进场控制,严格填埋管理。对于所有进场垃圾实行“专人负责、定点检验”,严防工业垃圾及医疗、危险、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物的接收和填埋。2、落实信息控制,夯实工作基础。在实际运行管理工作通过“一日志三台帐”,着力强化垃圾处理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3、强化警示教育,确保安全生产。(2)污水站运行:污水处理站于2007年通过政府采购招标由福州嘉园环保公司承建。2008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二、目前垃圾处置中存在的问题我市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面貌不断改观,在市容环境设施投入不断加大,但与先进地区比较,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能力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需求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一)垃圾处理方法落后。目前,我市垃圾处理主要采取卫生填埋法,用底层水平防渗,垃圾分层填埋,压实后顶层覆盖土层,使垃圾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以达到无害化处理。但是,填埋法的缺点是占地多,污染地下水和排放有害气体。(二)垃圾分类程度不高。生活垃圾的混合收集方式,既浪费资源,又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生活垃圾混合收集,既浪费资源,又导致垃圾中高有机物、高水分、低热值,且混入有毒有害物,出现了填埋处理污染大的弊害,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三)运营管理没有规范。我市在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要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无害化处理水平不高,也为垃圾处理场的建设运行及监管带来了困难和矛盾。三、2012年的工作计划2012年是区划调整后全面融入的关键之年,将巢湖市建设成为皖江城市带的“桥头堡”、合肥经济圈的“领头兵”。就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2012年我们将以新的市委、市政府、局党组的相关目标任务为指导,按照市容管理精细化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问责、问效。为垃圾处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而不懈努力。具体工作打算简要如下:(一)、继续抓好队伍建设,提高垃圾处置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提升全体职工的素质。二是根据职工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确有成效的培训教育,增强作业人员素质和技能
2011年以前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