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欧洲音乐鉴赏选修课小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欧洲中世纪圣咏(格列高利圣咏)
艺术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文将格列高利圣咏从出现到兴盛到衰退的整个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她对后世的尤其是西方世界的深远的影响,阐述格列高利圣咏独特的地位。
像一片宽厚的土地,披上宗教的青衣,格列高利圣咏沉着地浮现在我面前,带来中世纪的悠远的钟声,久久徘徊,这就是格列高利圣咏给我的感受。她鲜明地区别于其他的音乐形式,其生长的背景造就的艺术特点、其对后世带来的影响可以细细解释她何以是“披着青衣的厚土”。
(一)时代背景下成长的“青衣厚土”
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的艺术特点取决于其时代背景,说起格列高利圣咏也不得不提到宗教。中世纪,大致是指公元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没落,到15世纪文艺复兴的千年时间。在古罗马帝国时期,社会极度奢华,各种艺术在这一时期失去了应有的光华,伦为人们追求享乐的工具。德国诗人海涅曾讲过的:“唯物主义(物质享乐主义)在罗马发展到惊人的地步,大有摧毁人类精神的一切辉煌成果之势,基督天主教的世界观作为克制这种唯物主义的一剂灵药,是必不可少的……”时代的车轮总是循回前进,基督教的统治取代了古罗马社会,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必须用基督教的纪律来约束和克制;另一方面,人世间的变幻无常导致人们对尘世的幸福丧失了渴望和追求,转向开始追求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寄托。基督教正是适迎合了这个社会思潮,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占据人们的精神世界长达千年之久。不难理解,格里高利圣咏孕育在一个宗教的摇篮里,旋律平稳,肃穆虔诚,宗教的色彩使她终生披着肃穆的“青衣”。
然而格里高利圣咏并没有伴随着宗教的出现而出现,她的另一个特征恰体现其中,她是特种圣咏的融合,且伴着教会的壮大,由浮萍,向下、向四周,延伸为广阔深厚的“土地”。格里高利圣咏最先出现在罗马教会,因教皇格里高利一世而得名,他在位期间,对教会圣咏进行搜集整理,为了统一教会的歌曲,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就在这一时期制定了配合宗教仪式的拥有一套调式体系的唱经本。歌词现存近3000首,多出自圣经《》。“圣咏”的歌唱现在在教堂中还可以听到。[1]但实际上,真正的格里高利圣咏形成要晚很多年。当时不同地区有各自的圣咏形式,罗马地区为古罗马圣咏,米兰地区有安步罗斯圣咏,西班牙、葡萄牙地区有莫扎拉比克圣咏,爱尔兰、苏格兰地区有凯尔特圣咏,以及现今法国、比利时一带的高卢圣咏。公元754年,罗马教皇到巴黎为丕平加冕,使得法兰克人目睹了正宗的罗马圣咏,丕平为了答谢罗马教皇,积极倡导圣咏的一体化,推行罗马圣咏,要求废除当地的高卢圣咏,其子查理大帝继承父业,并融合了部分高卢圣咏的因素,这样,一种新的圣咏形式——格里高利圣咏应运而生。可以说,格里高利圣咏是个混血,一是教权和王权的联合,一是综合不同地区音乐及礼仪因素的结果(主要是罗马和高卢)。它最终又传回到罗马。称为了罗马教会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如此看来,格里高利圣咏在形成方式上区别于其他一些音乐形式,她并没出于天然,更像是一双手在宗教音乐的泥土与露水的捏合下塑造的敬慕的形象。
(二)静听圣咏,如入清空
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来自与它的功能,宗教精神要求理性,禁欲,有节制,因而圣咏也呈现出朴素风格,歌词为拉丁文,大部分为圣经内容,音乐要服从歌词,因而旋律为无伴奏

欧洲音乐鉴赏选修课小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