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评论
南方都市报http://epaper./A/html/2010-05/17/
新京报http://epaper./html/2010-05/17/
纽约时报
0/05/16/opinion/
社论
一代表机构发言,而不是个人
只有社论才是“旗帜”
社论代表的是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编辑部的权威性言论。
它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政党、社会政治集团、社会群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是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评论形式。正当机关报社论一般代表同级党组织的意见。
——甘惜芬《新闻学大辞典》
像其他评论一样,社论表达观点,但一个重大区别在于,社论通常反映的是媒介管理者的态度而非记者、编辑个人观点。与其它评论不同,大多数社论不署名。
由于假定社论反映的是媒体管理者态度和政策,因此要用“我们”,因为受众会认为不署名的复述第一人称代表了媒体,而不是记者个人。
——詹姆斯吾特勒《媒介写作》
例子:
我们与重庆学生一样关切中苏谈判和东北问题的现状和前途,我们确认,只有确保中国领土完整和独立,确保中苏两国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基础上的友谊之巩固和发展,才是远东与中国之福。
1946年2月25日
延安《解放日报》
社论《重庆事件与东北问题》
政治有国界,体育却是无国界的。就在俄格两国因南奥塞梯地区武装冲突事件而兵戎相向之际,在北京的奥林匹克赛场,人们却看到了激动人心的一幕:分别摘下奥运会银牌和铜牌的俄罗斯选手纳塔利娅·帕杰林娜和格鲁吉亚选手妮诺·萨卢克瓦泽,在领奖台上却当着全世界观众的面相拥而吻,她们宣称,“体育运动是交朋友和传递友谊的”,“体育应该超越了政治,体育就是体育”,“我们希望世界上不要有战争,尤其是在新世纪里各国不应该有战争”。
[南方都市报[2008年8月11日社论]以奥林匹克的名义,守护一个和谐世界
以“本报评论员、评论员文章”书名的评论,也属于社论范畴。如北京青年报《今日社评》、国际先驱导报署名“商汉”的国际评论、东方早报言论版署名“本报主笔”的“东方评论”。
二选题机构和程序
集体讨论制度
社评委员会
“新京报成立“社论委员会”, 由大部分采编系统的报社
社委和评论部负责人组成。社论委员会的职责是把握舆论
导向、确定重大选题、审核重点稿件质量。
而独立于其他新闻报道部门的评论部是评论委员会的
执行机构。从浏览当日重点媒体报道的新闻, 初步确定评论
选题、提炼评论要点, 召开部门会议碰撞观点, 确定写什么、
怎么写、谁来写等细节, 再到约稿、编辑、出版, 每天下午到
深夜的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对评论部的每个人来说, 都像
是一个5000米的比赛。
三中西社论版比较
1数量-类型的差异
美国社论大致有一下几种:1 解释型和论说性的社论 2 说明性或者散文型社论 3 人情味和幽默型社论
2 论说风格上的差异
中国社论自上而下政论性的社论居多
西方社论中追求的“附加价值”
报纸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