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一法师禅七开示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圣一法师发布时间:2010-7-1521:37:10繁體版十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未成佛时,称为悉达多太子,出了家后,先后跟两位仙人学非非想定及无所有定,知非即舍,舍了之后,又跟外道学苦行、日食一麻一麦,六年后还未悟道,知非即舍。太子那时年三十岁,跑到菩提树下,发了一个大愿:若不悟道,誓不起此座。便在金刚座上结跏跌坐,如是一日到七日,第七日天快亮时,东方有一颗明星,太子一望便悟道,所谓夜睹明星,成等正觉,悟了之后便见道,什么是道?佛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自证,若除妄想执著,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智现前,与佛无异无别。’太子成佛后,先说阿含经、方等经、般若经,最后说法华涅槃经,度无量众生悟道,是属于‘教’,即教人之意,最后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属于‘宗’,不名为教。我们今天参禅是属于宗,不属于教,教与宗有些不同,什么叫做教呢?教是对机说法,你有什么毛病便下什么药,众生有种种病,如来有种种药,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病,故如来说八万四千法,所以有三藏十二部,这是属于教:宗则不同,宗就是明心见性,要明白这个心,见到佛性,这样便成佛,不需要断八万四千尘劳烦恼,断八万四千尘劳烦恼叫八万四千波罗蜜法门,属于教,宗只有一个,万变不离宗,能明心见性就是,所以宗很简单,但简单或不简单都是对待妄想,所以在宗门下教人看话头,话头一看下去便有功用,这个功用就是离了妄想,故看话头第一个条件是离妄想,离贪镇痴种种的妄想,看话头的时候,又能离种种执著,所谓执著者就是我执、法执及空执,话头都能空去三种执:看话头时没有我执,有我执,话头便看不到,第二无法执,不许你执一法,一执话头也看不到,第三亦不许你有空执,若落了空执,话头也看不到,故话头能破执著。话头又能离妄想:打妄想便不见了这句话,不见了头,打妄想‘头’就不能见,见到了头便是无妄想,头者就是妄想之头,妄想之头是无妄想,看这个头的时候,一切妄想便息灭,妄想教我们作业,所谓贪镇痴,谄曲嫉忌,人我是非,这些全都是妄想。为什么会有妄想呢?人人有八个识: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及第八识:第六意识就是种种妄想,所以金刚经云:‘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就是妄想,是第六意识,人人都有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最欢喜打妄想,日间为想,夜间为梦,见色生心便取舍憎爱打种种的妄想,由妄想而作业。执著不是第六意识,是第七识。恒审思量我相随,就是执著,执著有我、执著法、执著空,便称为我执、法执、空执。金刚经云:‘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第七识执著。若除妄想,第六识便转识成智,称为妙观察智,若果用功能把执著破除,第七识便转过来,称为平等性智,所谓‘五八六七果因转’,五识及八识成佛时转,六识的妄想,七识的执著,是修因时转,所以看话头有两种作用:第一息灭妄想,第二破除执著,破除了我执及法执便是‘顿忘人法解真空’,那时便见性,见性便平等,所以破执称为平等性智:若无妄想,妄想度尽,便能知一切法,观一切机,故称妙观察智。看话头时,向一念未生以前看一切话之头,看一切念之头,看一切法之头,全副精神看下去,照顾话头,妄想便远离,执亦远离,妄想执著远离,第六七识便转过来,那时便是如来一切智、一切种智、无师智、自然智,自然现前,便见到如来智慧德相,见到如来智慧德相俗称明心见性,与佛相齐,故禅宗看话头的法门是无上之法,是以今日腊月八日是释迦牟尼佛悟道之日,因此今日起七打禅七,释迦牟尼佛七日便悟道,我们若能跟佛而学,勇猛精进,一心不乱,万缘放下,七日亦可以悟道啊!十二月初十各位善知识,佛法千生难遇,祖道万劫难逢,在这个娑婆国土之人,出无佛世名为佛,出有佛世名为祖,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已成了佛,释迦佛以前迦叶佛已灭度,将来有弥勒佛出世,释迦牟尼佛修行时无佛,故出无佛世名为佛,释迦佛修行,历代祖师亦修行,历代祖师修行亦悟道,但历代祖师悟道时出有佛世,释迦佛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未法一万年:虽然修行悟道,出有佛世名为祖,祖与佛没有什么差别,佛则因圆果满,修因已圆,证果亦满名为佛,祖师修因已圆,因即明心见性已圆,但果未满-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授记作佛等未满,所以名之为祖。我们今天的确万幸,能够遇到这个成佛之法,亦能遇到佛祖之道,佛祖之道是佛因,成佛之法是佛果,佛果是佛:佛因是祖,所以我们很有福气,所谓佛法千生难遇,祖道万劫难逢,虽然是逢到,不能入宝山空手而回,既入宝山,空手而回等于零,人到宝山一定要取宝,我们入什么宝山呢?入佛法之宝,祖道之宝,我们要取,取即修也,说食不饱,闻法不修等于零,修行如何修呢,每一个众生的组织,简单的来说是色心和合,色是四大之色,心是我们灵觉之心,和合而成,或谓由五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成,详细而说是
圣一法师禅七开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