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村人居环境调查与改善研究.doc:..广州珠村人居环境调查与改善研究3郑力鹏,王育武,郭祥,刘晖(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摘要:简述对广州市的'城中村”之一一i朱村进行人居环境调查的结果,提出改善珠村人居环境的思路与分阶段整治和改造的模式,简要介绍改善方案的内容、目标和建筑技术指标。矢键词:城中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珠村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04)02・0059・03'城中村"是城市规划发展区内向城市化转型中的农村居民点。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政策与管理仿制,以及'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城市化道路,使绸中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村落建设未能正常地融乂城市的发展体系,而城市的急速膨胀和外来人口圧大量涌入,使'城中村〃问题空前突出,’城中村"的人居环境急剧恶化。广州珠村是位于城市中心区边缘,正在迅速向城市化转型的农村居民点。它既不同于位于城市牛心区内、几乎完全丧失农田的'城中村",也不同于尚处于郊区、农业仍占重要地位的'城中村〃,其人居环境的现状特征和改善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磅性。①2001年至2002年,广州市政府与世界可持绡发展协会(AGS)合作,开展"AGS未来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项目",将广州的〃城中村"之一一^村的人居环境改善研究,作为三彳子项目之一②,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和广东匡际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共同承担。课题组对珠权的人居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攝出改善珠村人居环境的基本思路、阶段性改善的模式和建议方案*,本文择其要者加以介绍。-、珠村人居环境的调查分析(-)珠村的社会经济概况珠村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因村旁有〃三珠岗〃而得名,后简称'珠村心。村民主要由潘、钟二姓组成,其中潘姓有H—个房支,钟姓有两个房支,每个房支据一片领地彤成13个居住生活组团,并组成上社、4社、下社三个大组团。珠村今天的13个经济社,it是在传统的13个房支领地上发展演变而成的。珠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村域北部丘陵地带有林地、耕地、牧草地以及仓储区,中部为村建设用地,南部是规划中的城市建设用地。,,村经济发展用地53•83ha。珠村村落(即〃旧村”),北倚山岗,河涌、水塘环绕,各组团又包围若干小水塘,呈现"水环村、村环水〃的村落地貌特征。村民们在水塘边植树,在领地内修建祐堂、寺庙,形成以祠堂为核心的向心式社区结构和与此相应的空间形态。珠村各个传统社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生活,如祭祀北帝、唱大戏、端午节赛龙舟等。珠村收稿日期:2003・07・193基金项目:广州市计划委员会基金资助项目(103・B27000)作者简介:郑力鹏(1959-),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城市与建筑史论及建筑防灾硏究。旷州市规划局城乡规划设计处和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旷州市'城中村"规划建设管理对策研究》.按拥有农用土地、发育程度及其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等因素•将'城中村"分为A、B、C三类,珠村属于其中的B类城中村"。歩外两个子项目是"广州市土地^用与城市规划"和"广州市污染物治理与环境保护".分别由广州市城
广州珠村人居环境调查与改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