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台——中科智民营担保十一载风雨路记者胡嘉莉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关键字:中科智担保融资难智慧企业成长工程中国中小企业成长金融学院被誉为中国民营担保第一家的中科智,如今已走过十一载风雨路。自诞生之日起中科智就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更得到中小民营企业的青睐。成立于2000年的中科智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智”)是我国第一家民营担保企业,11年来,以“书写中国民营金融崛起传奇”的中科智一直是我国民营担保企业的佼佼者,中科智的成长经历也是我国民营担保企业成长的缩影。而中科智担保集团董事长张锴雍,也成为民营企业的青年领袖。为民营融资难破题只因一次失败的相互担保,让眼光敏锐的张锴雍看到了一个新兴行业的潜力与前景。于是,他进军该行业,在深圳创建了国内首家民营担保的中科智担保公司,为民营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保驾护航。十一载风雨,中科智的担保总额由最初的几千万增长到此前的千亿元。他先后引进亚洲开发银行、花旗集团、凯雷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造就了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中外合资担保公司,赢得“中国商业担保第一品牌”的殊誉,连续8年被深圳相关金融机构评为“AAA”企业。据了解,中科智累计为2万多家中小企业、37万国民解决融资难问题,担保超1000亿元、创造产值2200多亿元,创造税收200多亿元,直接和间接地为社会解决了200多万人的就业,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持之以恒地贡献着,可谓功绩卓著。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内部管理问题的影响,中科智发生了一场危机,但是,由于张锴雍创建的事业是一项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事业,因而得到了深圳市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帮助。在政府的鼎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危机得以化解。张锴雍负责任的态度和奉献精神,感染了入股的战略合作伙伴和公司内外的员工与客户,成为金融危机过程中战胜困难的表率和中流砥柱。奋斗伊始,彰显卓尔不群1982年大学毕业时,张锴雍被分配到东北轻合金厂工作。东北轻合金厂前身是被誉为“祖国银色支柱”的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即哈尔滨101厂。作为国家“一五”期间的重点工程,于1952年筹建,1956年正式投产,是国家特大型一级企业。在这里,张锴雍工作勤勤恳恳,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赢得领导及同事的信任。在实践中,张锴雍切身感受到工厂管理水平的滞后,萌发了通过学的强烈愿望。于是,他一边努力工作,一边抓紧时间学习。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他于1984年考入母校中南大学进行深造,攻读管理学硕士。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深圳分公司的一家下属子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之后,他又于1988年底出任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深圳分公司海南一家子公司的法人代表,投资房地产。其后在珠海、重庆投资房地产、高科技和餐饮等多个行业,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后移师深圳,进军了投资担保行业。900万元起步寻到民间担保商机据悉,中科智的掌舵人张锴雍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创办中国第一家民营担保企业——中科智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契机,成就了张锴雍的事业,也成就了他期待为中台的愿望得以实现。事实上,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段时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资金是由国家预算无偿拨款,但这种投资模式缺
为中国民营中小企业搭建好融资平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