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和克的认识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教学内容:北京市21世纪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61——63页。二、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2、在测量活动中,初步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四、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五、教具准备:课件、台秤、各种实物。六、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都玩过跷跷板吧?如果老师和明明玩跷跷板,会怎样呢?为什么?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体是有轻、有重的。说一说,你身边那些物体轻,那些物体重? 3、感受身边物体的质量拿出包装大小相似的一袋盐和一袋薯片,分别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认识计量工具“秤”。(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有质量。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质量,就要借助测量工具“秤”去称。生活中有哪些秤呢? (2)把你认识的秤介绍给大家。(课件演示:台秤、电子秤、杆秤、盘秤、弹簧秤、健康秤) 2、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千克”、“克”。(1)测量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称物体的质量要用到质量单位。你们知道有哪些质量单位吗? (2)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板书课题)。“千克”用字母kg表示,“克”用字母g表示。(对于学生提到的“斤”、“两”,告诉学生是我们生活中人们习惯的说法。) (3)认识台秤:当指针指向1时,表示1千克,指向2时表示几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称几千克的物品? 3、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1)我们每组桌上都有一袋盐,请把它放在秤上称一称,看看这袋盐的质量是多少? (2)每个同学把这袋盐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物品到底有多重,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同学。(3)请各组称出1千克的苹果,装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数一数有多少个? (4)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一千克? 4、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1)每个同学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很轻)一般,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用天平来称。(2)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用天平称2分硬币的质量,并汇报称得的结果。(4)把1克重的2分硬币拿在手中再掂一掂,闭上眼睛感受一下1克的质量,换只手再掂一掂。(5)用天平称出1克瓜子,看看有多少粒。(6)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 (7)再掂一掂100克的薯片大约有多重,500克的饼干大约有多重。 5、千克与克的关系。(1
千克和克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