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塞山怀古 (4).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1、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陵。背景链接:2、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这首动人心魄的诗篇。鉴赏诗歌:1、诗歌前两联写了什么内容?鉴赏诗歌:2、这次战争,东吴进行了怎样的防御?结果如何?“金陵王气”“西塞山的险峻地势”“千寻铁锁”这一切都不足以抵抗西晋楼船的强劲攻势,“金陵王琦毫无作用,黯然收敛,孙吴王朝彻底覆灭。鉴赏诗歌:3、为此,作者对读战争的胜负、朝代的兴衰作了怎样的思考?请用原诗句回答,并分析。国家的盛衰兴亡取决于人事的治乱,山川地势的险要是不足以凭恃的。“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鉴赏诗歌:4、联系刘禹锡生活的时代,思考尾联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里有赞颂,有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提醒,是警诫。劝诫当朝统治者要以六朝的兴亡为龟鉴。怀古四为了慨今,作者把对历史的追怀、对现实的忧虑,巧妙地融进一片秋色之中。这也是本诗的寓意所在。刘禹锡所处的中唐是藩镇割据的时代,其间虽然在唐宪宗时期出现过短暂的统一,但至刘禹锡写作此诗时的唐穆宗长庆四年(824),河北三镇又恢复到了割据状态。金陵(今南京)虽是六朝古都,但都是割据一方的政权。复习回顾:1、回顾《赤壁怀古》,思考本诗表达的情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回顾《京口北固亭怀古》,思考本诗表达的情感?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西塞山怀古 (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68
  • 文件大小428 KB
  • 时间2019-10-04